温儒敏王本华主编【高中语文教科书教学设计与指导】全册电子版
本套教案紧扣统编教材,指导教师充分领会教材的编写思路和主要特点,把握每个单元和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要求,并提供周到详细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以深度服务教师教学为理念,贴近课堂教学实践,关注教学反思,并兼顾多样化的教学思路、扩展教学方法,在关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更好地“以学定教”,上好每一堂语文课。
教学指导【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在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可以结合“单元研习任务”三“编辑红色作品集”来进行拓展与迁移,结合“单元研习任务”一组织“革命传统讨论会”,呼应单元学习开始时的预写作,进一步落实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学习和知识技能学习
关于单元研习任务【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
【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指导学生进行人物性格分析时,要扣住人物的言行与心理,并把他们放置到小说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中去体察。研习任务的形式是口头表达与交流。考虑到该任务的难度,建议可以先进行小组讨论,形成发言提纲。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文章写于1883年,比今天要学的课文《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早了11年。而在更早的1846年,马克思就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概念,并阐释了二者间的关系。在这一观点提出近50年,马克思逝世11年后,恩格斯为什么又要提出这一问题呢?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第二小提琴手:在一支交响乐队中,小提琴手常分第一小提琴手和第二小提琴手,相比于第一小提琴手的光彩夺目,第二小提琴手总是以伴奏的身份出现。他们坐在舞台不起眼的角落,做着不起眼的事,却能让整支乐曲呈现出完美的状态。
提及“第二小提琴手”,很多人会联想到恩格斯,他曾说:“我一生所做的是我注定要做的事,就是拉第二小提琴,而且我想我做得还不错。”在他看来,马克思是最优秀的“第一小提琴手”。恩格斯不仅在经济上给予马克思无私援助,更是在马克思去世后,承担起整理和出版《资本论》遗稿(第二、三卷)的工作,同时还肩负着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