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 知行合一】主题导写
实事求是与知行合一是一致的。实事求是这一概念中,“实事”是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求”是一种认识的行为,而“是”则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认识。由此可见,“是”是真知,“求”是行,“实事”是知的对象,这个概念本身就在...
【实事求是 知行合一】问道原典4 论知行(王夫之)
王夫之提倡行在知先,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因为行比知要难得多,本着先难后易的原则,应该行在知先。他又认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不过是“以知为行,而不以行为知”,本质上还是“先知以废行”。王夫之自己是更重视行的,他...
【实事求是 知行合一】问道原典3 答顾东桥书(节选)
王守仁,号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是“心学”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把心看作宇宙万物的本原。从选文中的“物理不外于吾心”“心即理”等说法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在知行关...
【实事求是 知行合一】问道原典2 论知行(朱熹)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虽然也说知行不能偏废,而且提出了“知行互发”,但是他在白鹿洞书院的学规中将《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学习的次第,行是放在最后面的。这是因为他主张先知后行,所...
【实事求是 知行合一】转化镜鉴1 行是知之始(节选)
选文是陶行知在晓庄学校寅会(晨会)上的演讲词。晓庄学校是一所乡村师范学校。这篇演讲词,听众的身份是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陶行知以简明易懂的例子和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为论据,清晰地展现了自己的“行知观”,令人...
【实事求是 知行合一】佳作共赏1 知行消长,决于时代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文章其实很难写,但是《知行消长,决于时代》这篇文章却处理得很好。作者首先从哲学的层面上肯定“知行合一”的辩证关系,然后马上进入现实层面,就到底应该是“解释世界”还是“改变世界”进行具体分...
【实事求是 知行合一】写作任务
1.柏林洪堡大学的校训是:书斋里的哲学家们一直在解释世界,但更重要的是去动手改变世界。你是否同意?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2.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