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 知行合一】问道原典3 答顾东桥书(节选)
王守仁,号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是“心学”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把心看作宇宙万物的本原。从选文中的“物理不外于吾心”“心即理”等说法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在知行关系上,王阳明认为朱熹开启了把“心”和“理”割裂的弊端。他针对“工夫次无先后之差”的说法,不同意“知食乃食”。认为“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所以不是先知后行,而是“知行并进”。他还主张“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的知行合一说。他对知行的看法,理论基础是心学。因为心外无理,所以知行就必定合一。但是,强调心,认为一念之动就是行,那么真正的“行”其实就得不到重视,因而后世以王夫之为代表的一些人提出了反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