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扫一扫联系
知行消长,决于时代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谷元杰
柏林洪堡大学中,流传着这样的校训:书斋里的哲学家们一直在解释世界,但更重要的是去动手改变世界。或许,在时代的潮涨潮落中,这一律条并不总是成立。
(引材料,初亮观点,留待下文细说。)
解释世界是对世界的认知、思考与阐释,而改变世界则是对世界进行改造的实际行动,二者在某种意义上对应着“知”与“行”。“知”与“行”二者孰重孰轻,或许可以分为两种评价维度:其一是从抽象的哲学层面而言的二者关系,其二则是在时代背景下针对“知”与“行”的量度而生发的社会倡导。
(概念阐释,揭示本质,思考关系。)
从抽象的哲学层面而言,“知”与“行”同样重要。“知行合一”,可以是心理与生理的必然联系,可以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唯有在拥有一定的解释世界的能力后,我们才能去改变世界;也唯有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有着更进一步地解释世界的能力。此二者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在互相促进中达到辩证统一。
(先从哲学层面阐释二者的辩证关系。)
而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关于“知”和“行”的社会倡导,或许便并不恒定于均衡之道。到底应该是提倡人们去解释世界还是改变世界,是一个不得不慎重考虑的问题。
(承上启下,结合时代背景,进入本文的核心论述话题。)
忽略客观规律,轻视现实情况的复杂性时,脱离实际地改变世界,轻则导致失败,重则导致灾难。历史上无数的过眼云烟,莫过于在未能认知到时代全貌、未能认真抉择道路时,便贸然地投入了对世界的改造;热衷于为社会奉献者,为崇高目标奋斗者,在尚未用足够的理论武器武装起自己时,便大步地踏入了社会,踏入了事业之中,徒然地浪费了自己的精力以至生命。当一个时代充满了活力与干劲,在经验、眼界与方法论上仍有所欠缺时,我们或许要更多地呼吁人们先解释世界,放慢些踏向实践与改造的步伐。
(在肯定改变世界者的热情的同时,提醒人们要把“解释世界”作为“改变世界”的前提,利弊分析清晰。)
若世界变成了一个宏大的辩场却无人将结论付诸实践,空谈与假想甚嚣尘上,迟钝与低效便会席卷整个社会,乃至终日而谈的或许是在付诸行动后便会发现谬误的理论,那就连我们的生活与思想本身都变成了一个谎言。当一个时代充满了空想家,社会效率低下,抑或是死气沉沉,缺乏改造一切、追求美好的生气时,改变世界便成了最好的口号。
(在批评“解释世界”走进误区的前提下,标举“改变世界”的意义。)
我们身处的世界森罗万象,瞬息万变,或有深究理论者精细钻研,或有可敬的人们以“实干”作为自己的墓志铭。但无论是倡导解释世界还是倡导改变世界,都是为了展现渺小的人类为了探索和把握宏大世界所作出的踏实努力。
(将“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再次合一,上升到“行”的层面,展现观点倾向、升华主旨。)
总评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文章其实很难写,但是《知行消长,决于时代》这篇文章却处理得很好。作者首先从哲学的层面上肯定“知行合一”的辩证关系,然后马上进入现实层面,就到底应该是“解释世界”还是“改变世界”进行具体分析。文章的核心段落看似从反面入手,但是有破有立,观点鲜明。看似没有具体的事例,但是能以高度凝练的语句在利弊分析中,让读者联想起一个个忽视客观规律或者陷于空谈的具体例子。文章最后更是以鲜明的倾向展现了自己重“行”的立场,并将“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一同纳入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行为的高度,完成了对“知行合一”的第二次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