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扫一扫联系
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四单元
提供doc可编辑文档下载:下载地址
单元教学设计举例
教学设计三:说好我们的故事
学习活动一:写作准备
1.分工合作,查阅资料,多方请教:
(1)进一步了解易卜生、歌德、普希金、惠特曼、特朗斯特罗姆的作品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了解译者。本单元涉及五位译者,依次为潘家洵、杨武能、查良铮、楚图南、李笠。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他们的生平、工作,认识他们的追求的意义。
(3)了解“毛泽东同志向美国记者斯诺、史沫特莱等人讲述‘延安故事’”的具体情况,关注历史细节。
2.搜集阅读阐发“文化走出去”问题的文章,思考“文化走出去”这一话题,形成观点,确定理由与证据,填写表格。须注意的是,理由是论点为什么成立的道理,它具有概括性与抽象性的特征;证据是理由成立的凭证,可以是事例、话语、数据、理论等。
(浏览表格内容,需下载原文档)
学习活动二:交流修改
将填写好的表格,与同学交流。一方面,紧扣表格内容,将自己对于这个话题的整体思考表述清楚;另一方面,倾听同学意见,回答同学提出的各类问题,尤其要关注那些涉及“观点一理由—证据”三者之间逻辑链的问题这里有必要调动自己在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中学到的知识。将对自己有启发的内容,择其要点,记录在表格“其他”一栏中。
与多名同学交流,注意他们意见中的共同之处,也要留意那些不同之处,立足于说理的效果,作出自己的判断。然后,修改完善观点、理由、证据。在此过程中,始终可以借助表格,将同学的意见、自己的思考可视化,事实上“可视化”的过程至关重要。而有了这样思考的基础,才能列出观点更为可靠、逻辑基础更为完备的写作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