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立其诚》课文解说【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

张岱年早在在评析儒家“五常”伦理时就说,“五常”之中最单纯的是“信”,“信”即诚实,即说话符合事实,这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善待的基本道德,是必须肯定的
首页 教学参考 教师用书 选择性必修中册 《修辞立其诚》课文解说【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

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一单元

提供doc可编辑文档下载:下载地址

 

《修辞立其诚》课文解说

 

本文是张岱年于1992年4月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文章。文章对“修辞立其诚”的含义作出阐释:“‘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作者进一步阐述:学说、言论、文章都应该遵循唯物主义方法的基本原则,要力求避免主观干扰,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进而,作者在辩证唯物主义大语境下,对这句话作出了超越汉代儒家的解读,认为“修辞立其诚”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原则。最后,作者总结:“‘修辞立其诚'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原则”,而“唯物主义是科学研究的真实基础”,强调要敢于说真话,讲实话。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首先根据《易传》原文来确定孔子“修辞立其诚”的原意,即发言著论写文章,要“坚持真实性”原则。但应注意,我们不把“修辞立其诚”简单地说成是“做会说话的好人”,也不同意“做老实人,说老实话”的泛化阐释。教学中仍需落实对“修辞立其诚”原话的理解。我们认为,本句中“修”用的仍是其近引申义“修饰”,具体含义指“选择、绘饰与策划”。“辞”指的是“言辞和文辞”,既包括“言辞”,也包括“文句”。“立”释为“建立”,基本没有异议,但“其”字意义较虚,大都没有解释,或是语焉不详。而对“其”的理解直接影响着对“诚”的判断。“其”作为代词,在本句中可以代指“修辞之人”,也可以代指“所修之辞”。也就是说,“其诚”语义所指,或者是“修辞之人的诚”,或者是“所修之辞的诚”。如果是“修辞之人的诚”,“诚”释为“忠信”似更准确;如果是“所修之辞的诚”,“诚”的核心意义定为“真实无妄”似更妥帖。如果认为“修辞立其诚”的“诚”既是客观事物之“真”,又是修辞之人主观之“心”,则“立”字不好落实,因为客观之“真”自然是客观存在,似乎用不着再来“建立”。故而,我们倾向于“其”代指“修辞之人”,“诚”指诚信、忠信。要知道,“修辞立其诚”在《易传》中还有后半句:“所以居业也。”如此,“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可以大致理解为“修饰言语文辞建立他的诚信,用来营守功业”。所以孔颖达疏“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内外相成”,即“立其诚”与“修辞”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二者共同构成“居业”的前提和基础。换言之,心中建立了“诚”(忠信),“修辞”(言语文辞的修饰与策划)便有了基础;对言语文辞的修饰与营构(修辞),也会影响到内心“忠信”(诚)的养成和提升,二者互相促进。“立其诚”是“修辞”的基础,而“修辞”是“立其诚”的手段之一。二者相结合,作为一个整体构成“居业”的前提。由此看来,本句中的“修辞”与“立其诚”表面上看是“外”“内”两件事,实则相辅相成,所以就“修辞”对“立其诚”的作用而言,前者也是后者的一种手段和方式(这么说并不意味着修辞的终极目的就是“立其诚”,或简单地说成“修辞就是为了立其诚”。显然,《易传》中“修辞”的最终目的是“居业”)。文章围绕内外相成的关系,对“修辞立其诚”的含义作出阐释:“‘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第二部分(第6—10段)则辨析追求真理时如何处理客观性与主体性,提出“修辞立其诚”在今天社会主义的学术语境下,应该是端正学风要遵循的首要原则,要以唯物主义的方法追寻真理。

第三部分(第11段)总结并再次肯定“修辞立其诚”是一个唯物主义的重要原则,而唯物主义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张岱年早在在评析儒家“五常”伦理时就说,“五常”之中最单纯的是“信”,“信”即诚实,即说话符合事实,这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善待的基本道德,是必须肯定的。张岱年说:“诚的本义是信。《说文》云:‘诚,信也。’说话符合事实谓之诚。”(《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易传》讲“修辞立其诚”,即是说信念一方面要符合客观实际,一方面要表现于生活行动之中。简而言之,“修辞立其诚”就是强调立言为文要坚持“诚”,就是说发言立论要以事实为根据,真实可信。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诚”。张岱年说:“哲学乃所以求真。既已得真,然后可由真以达善。如无求真之诚,纵然聪明博辩,亦止于成为粉饰之学。”(《哲学思维论》)著书立说,把自己真实的见解表达出来,乃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张岱年以“修辞立其诚”作为自己的治学之道,始终注意将思想与生活统一起来,为自己的学术研究奠定坚实的生活基础。张岱年在《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中对此进一步解释道:“《周易·乾卦·文言传》云: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此以‘诚’与‘辞’联系起来讲,意谓辞的标准在于诚。诚即如实之意。《庄子·渔父》以‘精诚’解‘真’,足见‘诚’与‘真’是同一意义。”在学术研究中,张岱年无论在逆境还是在顺境中,都能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他说:“哲学家须有寻求客观真理之诚心。”(《人与世界宇宙观与人生观》)张岱年晚年自号“渠山拙叟”,并以“直道而行”示其一生立身之则,又说:“‘修辞立其诚’是我的治学宗旨。”(李存山《张岱年先生的学术方向》)可见,“修辞立其诚”既是张岱年的立身之道,也是他一以贯之的治学宗旨。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