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下册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教师用书内容】

让学生分小组,围绕主题,梳理文本,深入探讨。再者,我们也可以依据文本理解的需要,选择“红学”研究论述中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文章,引入课堂作为助读资料,如周汝昌的《红楼小讲》,王蒙的《红楼梦启示录》,蒋和森的《红楼梦论稿》等,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思想意蕴,领会其艺术价值。
首页 教学参考 教师用书 必修下册 【必修下册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教师用书内容】

内容源自【教师用书】,提供doc可编辑文档下载。

下载地址:语文网  语文资源库

 

教学指导

必修下册 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

 

本单元的主要任务是完成长篇章回体小说《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关于文学作品的阅读,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表述:“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长篇小说。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梳理小说的感人场景乃至整体的艺术架构,理清人物关系,感受、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小说的主旨,研究小说的艺术价值。”

教材的“阅读指导”根据《红楼梦》一书的特点,提供了具体可行的阅读策略;“学习任务”的设计也紧扣课标精神,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认真加以落实。《红楼梦》是长篇章回体小说,且前五回又从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引入,学生可能因为全书篇幅长、意蕴深刻而读不下去。阅读与研讨应贴着文本,灵活设计有趣的活动,引领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认真读完全书。教师要紧贴小说的文体特征,指导阅读方法,引导交流阅读经验,让学生提升阅读鉴赏能力,获得审美体验和精神成长。

《红楼梦》全书共一百二十回,章回多,篇幅长,要求学生能通读整本书,整体把握其艺术架构,领会其内涵和主旨。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设置阅读进度计划,以督促、调整阅读进度,便于阅读与研讨活动展开。

《红楼梦》人物众多、情节复杂,往往会让学生看了后面忘前面,甚至连人物辈分及关系都混淆。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梳理,并将梳理的内容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借以理清群体、人物之间的关系,梳理个别人物生平命运及性格,梳理整体或局部情节的脉络等。还可建议学生概括每一章回的内容,梳理每一章回的情节,编写简要的内容提纲,以便随时回顾或查阅相关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读并探讨。

《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在艺术上独步千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环境描写、人物塑造、情节发展、手法运用、主题探究等方面对文本进行圈点批注,充分体会与文本互动的乐趣。还可通过撰写读书札记、小组主题研读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领悟小说的艺术价值,探讨小说的思想内涵与社会意义。

课程标准对整本书提出了“读懂文本”的要求,但《红楼梦》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文化内涵丰厚深邃,创作过程复杂,都给高中学生“读懂”带来了困难。要让学生读懂,首先要引导学生在通观全书的基础上细读文本,抓住最使人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等反复阅读品味,从文本的细腻描写中体会作者深意。其次,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设计主题研读,如以宝钗黛关系为中心进行主题研讨,或以“绛珠还泪”的神话故事为主题进行研讨,等等。让学生分小组,围绕主题,梳理文本,深入探讨。再者,我们也可以依据文本理解的需要,选择“红学”研究论述中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文章,引入课堂作为助读资料,如周汝昌的《红楼小讲》,王蒙的《红楼梦启示录》,蒋和森的《红楼梦论稿》等,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思想意蕴,领会其艺术价值。还可以组织读书札记交流、主题研讨展示、正反辩题辩论等活动,调动学生互动交流,促进对文本的理解。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