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扫一扫联系
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一单元 资料链接
提供doc可编辑文档下载:下载地址
苏格拉底的“反问法”和“产婆术”
田杰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不仅在哲学上很有造诣,在教育方面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特别是他创立的苏格拉底教学法,至今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教育实践活动,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和有效的教学方法。
苏格拉底一贯反对把现成的原理和结论直接交给学生的、简单的灌输方法。主张通过问答或讨论的方式帮助自己探求真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提出了著名的苏格拉底教学法。
苏格拉底教学法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部分是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的“反问法”,另一部分是帮助学生探求真理的“产婆术”。这两部分内容是有机结合的。“反问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产婆术”进而引导学生发现真理。
1.反问法
苏格拉底教学时,总喜欢不断地向学生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他提出的问题得不到学生的正确回答时,他并不急于去纠正其中的错误,而是针对这些错误提出许多反问,使原有的错误变得更加突出,把学生的思维导入“困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原以为是正确、完善的东西,被证明是错误的或漏洞百出的东西。这就使他们原来的观念完全瓦解。那么,新的、正确的认识应该是什么呢?学生的求知欲望自然而然地被激发起来。例如,有一次苏格拉底问美诺什么是“美德”。美诺答道,男人有男人的美德,管理国家;女人有女人的美德,操持家务。男女老少,自由人和奴隶各有各的美德。苏格拉底要求美诺回答的是有关美德的最一般的本质特性,而美诺却列举了一大堆具体现象,显然不合乎要求。但此时,苏格拉底并不急于直接指出美诺的错误,而是用生活中人们熟悉的蜜蜂做例子反问道:那么请问什么是蜜蜂的本质呢?我们认识蜜蜂之所以为蜜蜂,是由于它们有各种不同的种类呢?还是由于其他的性质呢?蜜蜂之所以为蜜蜂难道是由于它们有不同的种类吗?显然不是。美诺的思想陷入困惑之中。他朦胧地认识到自己回答中的错误,但还说不太清楚。这时,苏格拉底便进一步开导说,对于美德也一样,不论它有多少种,而且如何不同,都有一种使它们成为美德的共同本性。要回答什么是美德这个问题的人,最好能着眼于这种共同本性。苏格拉底的启发,使美诺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但正确的答案是什么呢?苏格拉底并没有告诉他,他还必须自己去寻找。
2.产婆术
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位接生婆。从母亲的接生工作中,苏格拉底得到启发:产妇生产时虽然需要接生婆的帮助,但婴儿毕竟是产妇自己生出来的。因此,原理和结构也只能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寻。教师在这个时候所能做的,只能是像接生婆帮助产妇那样,帮助、启发、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发现真理,而绝不能代替他们。就像接生婆只能帮助产妇生产而不能代替她们生产一样。苏格拉底之所以把自己的教学法称作“产婆术”,就是这样来的。苏格拉底说:“我的产婆术的特点是这样的:它在分娩时是为男子服务的①,而不是为女子服务的;它所关心的是灵魂,而不是身体……学生不能从我这里学到什么,相反地,他们只有从自己那里发现很多优美的东西,然后把它们保存下来。”
下面我们仍以苏格拉底和美诺讨论美德的例子说明“产婆术”的具体运用。上面我们谈到,苏格拉底运用反问法使美诺知道自己的问题主要是没有抓住美德的共同本质。但共同本质是什么呢?苏格拉底并没有告诉他,要求他自己去寻找。为了帮助美诺找到共同本质,苏格拉底给美诺作了这样一个提示:要管理好国家和家庭是不是需要有某种共同的品质呢?比如说节制和正义。因而,使美诺认识到节制和正义就是这种共同本性的一种表现,称得起是一种美德。属于这类美德的还有勇敢、智慧、豪爽等。但问题并非到此结束。因为正义、勇敢、节制、智慧、豪爽等都只是一种美德,还不是美德。正如圆只是一种图形而不是图形一样。我们要探求的是有关美德的最一般的本质属性,而不是美德的种类。为此,把认识停留在这种水平上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继续深入探求关于美德的最本质的定义。就这样苏格拉底一步一步地引导着美诺自己推导出美德即知识这样一个最本质的结论②。这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选自《宁夏教育》1985年第1期)
【注】
①苏格拉底时代女人是不允许上学的,只有男人才能上学读书。
②推导过程见《古希腊罗马哲学》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