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信修睦 亲仁善邻】问道原典1 兼爱(节选)

“兼爱”是墨家学派最重要的思想主张之一,也是墨家在那个礼崩乐坏、民不聊生的时代中竖起的最光辉的人性旗帜。“兼爱”即无等差的爱,推崇爱人如爱己身,突破一切阶级和血缘的限制,以“兼相爱”平息世间所有纷乱,达到所有人之间的和睦友善。
首页 高中主题写作 交往之道 【讲信修睦 亲仁善邻】问道原典1 兼爱(节选)

兼爱(节选)

姑尝两而进之。谁以为二士,使其一士者执别①,使其一士者执兼②。是故别士之言曰:“吾岂能为吾友之身,若为吾身?为吾友之亲,若为吾亲?”是故退睹其友,饥即不食,寒即不衣,疾病不侍养,死丧不葬埋。别士之言若此,行若此。兼士之言不然,行亦不然。曰:“吾闻高士于天下者,必为其友之身,若为其身;为其友之亲,若为其亲。然后可以为高士天下。”是故退睹其友,饥则食之,寒则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兼士之言若此,行若此。若之二士者,言相非而行相反与?当使若二士者,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③也,无言而不行也。然即敢问:今有平原广野于此,被甲婴④胄,将往战,死生之权未可识也;又有君大夫之远使于巴、越、齐、荆,往来及否,未可识也。然即敢问:不识将恶⑤也家室,奉承亲戚、提挈妻子而寄托之,不识于兼之有是乎?于别之有是乎?我以为当其于此也,天下无愚夫愚妇,虽非兼之人,必寄托之于兼之有是也。此言而非兼,择即取兼,即此言行费⑥也。不识天下之士,所以皆闻兼而非之者,其故何也?

然而天下之士,非兼者之言,犹未止也,曰:“意可以择士,而不可以择君乎?”姑尝两而进之。谁以为二君,使其一君者执兼,使其一君者执别。是故别君之言曰:“吾恶能为吾万民之身,若为吾身?此泰非天下之情也。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犹驰驷而过隙也。”是故退睹其万民,饥即不食,寒即不衣,疾病不侍养,死丧不葬埋。别君之言若此,行若此。兼君之言不然,行亦不然,曰:“吾闻为明君于天下者,必先万民之身,后为其身,然后可以为明君于天下。”是故退睹其万民,饥即食之,寒即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兼君之言若此,行若此。然即交若之二君者,言相非而行相反与?常使若二君者,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然即敢问:今岁有疠疫,万民多有勤苦冻馁,转死沟壑中者,既已众矣。不识将择之二君者,将何从也?我以为当其于此也,天下无愚夫愚妇,虽非兼者,必从兼君是也。言而非兼,择即取兼,此言行拂⑦也。不识天下所以皆闻兼而非之者,其故何也?

(选自《墨子·兼爱下》)

【注释】①别:即“相恶”。②兼:即“兼爱”。③符节: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④婴:穿戴。⑤恶(wū):哪里。⑥费:相违背。⑦拂:相违背。


读写提示

“兼爱”是墨家学派最重要的思想主张之一,也是墨家在那个礼崩乐坏、民不聊生的时代中竖起的最光辉的人性旗帜。“兼爱”即无等差的爱,推崇爱人如爱己身,突破一切阶级和血缘的限制,以“兼相爱”平息世间所有纷乱,达到所有人之间的和睦友善。

选文从“兼爱”主张受到天下人非议的现实出发,采用假设论证的思路,分别给民众、君主设置了“别”和“兼”两种角色,探讨紧要关头时人们对这两种角色的选择,提出即使是平时在言论中不认同兼爱的人,也会选择将亲朋和自己托付给“兼士”“兼君”,从而指出天下人“言而非兼,择即取兼”即言行不一的错误。比起常规平淡的说理,这样的论证思路不仅清晰明了,而且直击要害,大大增强了论证过程的代入感和说服力,表现出墨家文章“以一人之心共喻于天下”的典型风格。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