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教师用书·资料链接】

选自《长征记忆》,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首页 教学参考 教师用书 选择性必修上册 吴起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教师用书·资料链接】

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 资料链接

提供doc可编辑文档下载:下载地址

 

吴起镇

李润波

 

吴起镇,地处吴起县中部,因战国时魏国大将吴起屯兵驻守(约公元前400年)而得名。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靖边县首置吴起镇。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

红军到达吴起镇后,一直尾追红军而来的宁夏二马(马鸿逵、马鸿宾)和毛炳文的骑兵也跟踪而至,敌人骑兵共有2000多人,实力较强,对红军形成夹击之势。

毛泽东于当天致电彭德怀:“吴起镇已是苏区边境,此地以东即有红色政权,保安城闻有红色部队,但吴起镇、金汤镇之间之金佛坪有地主武装百余守堡,拟派队消灭之。”电报还要彭德怀于次日到吴起镇商讨行动方针,第二、第三纵队交叶剑英、邓发指挥。

21日晨,红军在吴起镇头道川两边的山岭上和沟道里布下了伏兵,专候国民党骑兵的到来。

时间不长,马鸿宾的第三十五师骑兵团耀武扬威地走来。骄横的国民党军,根本没料到红军设伏。当其进入红军的埋伏圈时,彭德怀立即下达了攻击命令。顷刻间,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打得国民党军晕头转向,纷纷溃逃。随后东北军白凤翔的骑兵先遣团赶来,又立即被打乱,掉头逃命。红军立即乘胜追击,利用土岗深沟,将国民党军分割包围。与此同时,国民党军另外三个骑兵团也同时被击溃。这一仗干净利索地消灭了国民党军一个团,击垮三个团,俘敌700余人,缴获一批轻重武器和千余匹战马,取得重大胜利,彻底割掉了尾巴。

10月21日,吴起镇战役结束之后,毛泽东与彭德怀即刻向红军各部发出电报,要求各部队一方面搞好侦察警戒,另一方面加紧筹足三天的粮食,并加紧对战士进行教育,解释支队训令等工作。为及时了解苏区的革命发展情况和陕北红军及刘志丹的情况,毛泽东在百忙中先后两次接见了保安游击队队长兼政委张明科。当了解到陕北红军在搞错误肃反中把刘志丹等人关押的真实消息后,立即派王首道、贾拓夫等携带电台前往瓦窑堡执行中央先行放人的命令。最后,毛泽东还亲手赠给张明科一支德国制造的手枪。

吴起镇战役结束后,红军一纵、二纵、三纵,分别于10月21日下午和10月22日,与当地游击队、赤卫军及老百姓举行盛大的庆祝联欢会。一纵在杨青川口的高洼联欢,张明科的保安游击队100多人参加了庆祝活动,最后进行了盛大的会餐。二纵队在吴起镇庙院举行联欢,吴起镇苏维埃乡政府和当地群众包括附近为支援红军运送粮食的广大苏区老百姓同中央红军3000多人参加了庆祝活动。会上,中央红军还帮助地方成立了赤卫军四联总队。三纵队在宁塞川白沟洼河边的肚逻台专门搭起了露天会场,同村干部群众、赤卫队员参加了庆祝联欢,叶剑英司令员在会上讲了话。

10月22日上午,毛泽东主持召开了政治局会议。洛甫、博古、王稼祥、周恩来等出席了会议。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作了《关于目前行动方针》的政治报告。报告指出:“现在敌人正在进行‘围剿’,我们的任务是粉碎敌人的‘围剿’,保卫扩大陕甘苏区。”报告最后强调指出:“完成一年的长途行军,开始新的有后方的运动战,任务是建立西北苏区,领导全国大革命。”会议通过了毛泽东提出的战略任务和行动方针。后因得知敌人在庆阳一带集结兵力,准备发动新的进攻消息后,随即又在吴起镇召开了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改变了原来向西发展的方针,决定向南,并决定缩短休整时间迅速到下寺湾,同十五军团一起,在严冬到来之前,粉碎敌人的“围剿”。

吴起镇地处西北革命根据地的边缘,敌我之间的拉锯战十分激烈,一些反动民团和土豪劣绅据险筑堡,屯兵积粮,不时对我苏区进行袭扰,抢掠财物,杀害革命群众,苏区人民痛恨入骨,早就希望拔掉这些“钉子”。盘踞在三道川口豹梁寨子的张廷芝民团,是当地最大的一股反动武装。豹梁寨子修筑于民国元年(1912年),占地面积10多亩,寨内设有水牢,最多时曾住过1000多人。中央红军到吴起镇时,张廷芝的大部分民团正在安边一带,这时驻守寨内的是张廷芝的叔父张六、张七弟兄俩,共带100多人,武器有迫击炮两门,长枪、驳壳枪百余支。吴起镇战役结束后的第二天,左权参谋长派一大队警卫连担任攻打豹梁寨子的任务。堡垒很快攻破,张六、张七连夜逃跑。打开张家的粮库,400余石粮食,除给红军补充一部分外,其余全部分给当地穷苦百姓。消灭了这股反动势力后,附近各县群众无不拍手称快,纷纷抬着猪、羊来慰问红军。

红军是宣传队。他们走到哪里,就宣传到哪里。在吴起镇休整期间,中央红军除直接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外,还利用门板、墙壁、树干书写革命标语、口号动员群众。

不虐待俘虏是红军的一贯政策。吴起镇战役共俘虏1000多名国民党官兵,战后将他们集中在杨青川的葫芦台整训,给他们讲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共同抗日救国的道理,动员他们参加红军,不愿参加的就发给他们路费,让他们回家和亲人团聚。俘虏中,有不少人是回民,每逢红军吃猪肉时,给他们另做羊肉。这些举措使国民党官兵深受感动,一大部分当即参加了红军队伍。特别是那些骑兵教官、兽医和会钉马掌修马鞍具的士兵都补充了红军的骑兵队伍,使红军原有的一个骑兵连更加充实。还有一些俘虏,愿意回原部宣传红军共同抗日道理。此举对东北军官兵震动很大,尤其是对白凤翔的震动更大,使他进一步认识到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队伍,认识到继续“剿共”是没有出路的。从此以后,白凤翔部驻守在甘肃固原县一带,保存实力,消极待命。加上中共地下党员从中做思想工作,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进一步激发了白凤翔的爱国热情,使他看到了“打回老家去”的希望。

通过现实的教育和地下党同志所做的大量工作,骑兵第六师与红军结成了友军关系,并同红军秘密签署了“停止内战,抗日救国”的四条协议,具体内容是:一、不受命进攻红军;二、万一需敷衍,则不打枪或不作杀伤射击,不前进;三、事先向红军通报行动及骑兵师位置,以免误会;四、在可能与需要时,经过互相协商,可作友谊退让,但应以抗日利益为原则……西安事变中,张学良亲自挑选了白凤翔担任捉蒋任务,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中央红军在吴起镇住了七天左右,完成休整任务后,在边区人民的热烈欢送下,先后分别取道洛河川、宁塞川、杨青川,向陕甘边政府所在地甘泉县下寺湾进发。自此,吴起镇作为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结束地,被载入中国革命斗争的史册。

(选自《长征记忆》,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