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扫一扫联系
内容源自【教师用书】,提供doc可编辑文档下载。
必修下册 第五单元 资料链接
《谏逐客书》集评
1.文章论
文章用意庸,易起人厌;须出人意表,方为高手。如李斯《谏逐客书》,借人扬已,以小喻大,另是一种巧思。能打破此等关窍,下笔自惊世骇俗矣。
(归有光《文章指南》)
自首至尾,落落只写大意。初并无意为文,看他起便一直径起,住便一直径住,转便径转,接便径接。后来文人无数笔法,对此一毫俱用不着,然正是后来无数笔法之祖也。
(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
此先秦古书也。中间两三节,一反一复,一起一伏,略加转换数个字,而精神愈出,意思愈明,无限曲折变态。谁谓文章之妙不在虚字助辞乎?
(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
何氏义门谓此文只“昔”字、“今”字对照两大段。前举先世之典,以事证;后就秦王一身,以物喻。即小见大,于人情尤易通晓。可谓道着。……何义门又谓汉以后文字不能如此驰骋。实则文章逐时代而迁移。李斯富于才,此篇为切己之事,故言之精切。实则仍是策士之词锋,不能不如此炫其神通以骇人也。
(林纾《古文辞类纂选本》)
2.作者论
太史公曰:李斯以闻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斯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適(嫡)立庶。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
(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
李斯古今第一热中富贵人也,其学问功业佐秦兼天下者皆其取富贵之资,而其种种罪过,能使秦亡天下者,即其守富之道。究竟斯之富贵仅足以致族灭,盖其起念结想,尽于仓鼠一叹。
(锺惺《史怀》)
其画策为秦并天下,即其专心为己取富贵。及富贵极矣,身为相,子为守,又虑把持富贵不牢,阴若有人呃其吭而攫夺之者,正写其无时无处而不兢兢于此也。惟小人能知小人,早被赵高冷眼看透,即以富贵动之,又以失富贵劫之,曰“不得怀通侯之印”,曰“长有封侯”,曰“祸及子孙”。重富贵者,乌能不听?太史一笔结出曰,“于是斯乃听高”,仰天一叹,而秦亡矣。究其所以为己保富贵者,即其所以亡人之天下者也。
(李晚芳《读史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