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姜夔【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教师用书】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教师用书】摘自《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略有改动
首页 教学参考 教师用书 选择性必修下册 关于姜夔【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教师用书】

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 下册 第一单元 资料链接

提供doc可编辑文档下载:下载地址

 

关于姜夔

张仲谋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幼年随父宦游汉阳,父卒,依伯姊居汉川。淳熙十三年(1186),在湖南结识老诗人萧德藻(千岩),萧氏赏识他的诗才,并把侄女嫁给他,带他寓居湖州。姜夔遂卜居弁山白石洞下,人称白石道人。经萧德藻介绍,先后结识了当时著名诗人杨万里、范成大等,往来于湖州、杭州、苏州、南京、合肥等地。杨万里称赏他“文无所不工”,并期望他作“尤(袤)萧(德藻)范(成大)陆(游)四诗翁”的后起之人。范成大以为其诗文人品皆似晋、宋之雅士(《齐东野语·白石自述》)。又曾与辛弃疾唱酬,辛弃疾也很赞赏他。40岁左右,结交张俊之孙张鉴,依张氏居杭州。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向朝廷上《大乐议》《琴瑟考古图》,建议整理国乐。两年后又上《圣宋铙歌十二章》,诏免解试进士。不第,遂以布衣终身。晚年旅食浙东、嘉兴、南京间,卒于杭州。

姜夔的生活和创作,主要在南宋孝宗、光宗、宁宗朝。当时朝廷偏安江左,朝野荒嬉,时代氛围靡弱不振。姜夔一生不仕,过着湖海飘零、寄人篱下的生活。他没有陆游、辛弃疾那种匡时济世的雄心,也不同于那些托身权门、毫无气骨的文人。他有感慨而无作为,只是“仗酒祓清愁,花消英气”(《翠楼吟》),消磨一生。这种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限制了他创作视野的广度和作品的力度。他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宋偏安一隅、江山残破的现实,但主要的是吟咏山水、感喟身世、追怀旧游、眷念情遇之作。

姜夔的创作以词的成就和影响为最大。他的词以纪游与咏物之作为多。其中有对时事的感慨,但更多的是慨叹身世的飘零和情场的失意。姜夔的词风自成一体。他引江西诗风入词,借以改造晚唐以至北宋的软媚无力的词风。他注重艺术琢炼,下字精妙。辞句古雅峭拔,音节清刚顿挫,意境幽邃冷隽。张炎《词源》以“清空”二字概括他的词风,颇为允当。如《扬州慢》《暗香》《疏影》《点绛唇》(燕雁无心)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然而由于时代心境的折射,他的词中也多有西风寒蝉、暗雨冷蛋的悲凉气息。在南宋以来的词坛上,姜夔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宋末词坛的骚雅派,清初词坛的浙西派,都推尊和宗法姜夔。此外,姜夔精于音律,善自制曲,《白石道人歌曲》里今存有17首自注工尺旁谱的词,是研究宋代词乐的珍贵文献。姜夔的诗,由江西诗派入于晚唐,初师黄庭坚,后学陆龟蒙,晚年乃力求独造,以苏轼所谓“不能不为”作为写诗的最高境界。最能代表他的诗歌风格和成就的是七言绝句。

(摘自《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略有改动)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