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扫一扫联系
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必修上册 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
提供doc可编辑文档下载:下载地址
教学指导
本单元的学习活动内容属于“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教学时要充分考虑这一任务群的目标要求、本单元语言活动的目标,以及相关的教情、学情等诸多要素,设置语言活动情境,组织语言活动。
1.与其他学习任务群相结合。本任务群的开展要与其他任务群结合起来,从其他任务群发现、积累典型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现象。教师要有整体备课意识,有意识地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在前面七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明确语言积累的教学目标,为本单元的语言积累活动作准备。比如词义发展变化现象的积累和梳理可以结合古诗文的学习来完成,词语的辨析可以结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和“文学阅读与写作”等任务群来开展。
2.教师可以根据学情调整设计。教师教学用书关于本单元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到一线教学的不同情况,提供多种设计方案供教师参考。教师可以根据教情和学情对本单元的系列语言学习活动分项梳理,也可以围绕核心学习任务整体探究;可以对活动灵活取舍,或者进行更深度的二次开发,设计更富有个性的活动。比如“关注新词语,让语言鲜活生动”这一活动中,除了探究新词语的来源、含义、反映怎样的文化现象,还可进一步探究新词语对其他词语的影响;在“把握词语的语体色彩”这一活动中,除了通过对教材范例的探究外,还可以通过古诗文词句和流行语之间的互译以及不同学科语言之间的互译来探究不同语体风格带来的不同表达效果,激发学生开展语言活动的兴趣。无论如何设计教学,关键是要为学生提供在语言活动中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体验。比如在第三项任务中,组织学生自主从课内外的阅读文本以及自己的习作中梳理语言运用的具体实例。教学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真正进入学习情境,才能在语言活动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语言素养,实现学习任务群的任务目标。
3.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语言学习可能会让学生觉得枯燥,这往往跟教学方法单一有关。如果只是讲解语言知识,或者仅仅围绕考试题型进行语言知识灌输和应试能力训练,学生在语言学习活动中往往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即便能积累一些词语、梳理一些词语发展和运用的语言知识,也会流于机械的归纳,谈不上语言建构,更难以在语言应用方面提升思维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课程标准强调要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追求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而不是学科知识的逐“点”解析、学科技能的逐项训练以及简单线性的排列、链接。在开始交流积累词语的体会时,学生未必会有深刻的感触,原因是缺乏系统的语言知识,也缺乏主动积累和梳理的意识。教师在组织学习活动时要坚持通过组织语言梳理活动,辅以及时的总结、点评和鼓励、督促,帮助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语言学习活动渐入佳境。不能把学习活动都以试题的方式来呈现,从而把语言活动变成机械、功利的应试训练。
4.采取灵活的活动组织形式。本单元设计了三项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围绕单元主题“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创设学习情境,再组织若干分步骤的语言活动来完成单元教学。比如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围绕三项任务,分别进行梳理、探究,交流词语积累的方法,探究词义理解和词语运用的规律;也可以依照单元的三项任务分成三个小组,学生分工完成梳理探究任务,比如“丰富词语积累”小组,可以让学生从“词语的语义关系”“熟语的来源”“新词语的来源和含义”等不同角度进行梳理探究。
5.就学业质量水平评测而言,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不同,学习目标和学习成果要求也应有所不同。如果学生语言学习能力一般,可以立足课内文本进行积累梳理,布置探究任务也应在学生熟悉、能掌握的语境中进行,教师可以根据单元的学习资源,补充相关语言学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切实提升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进入阶梯式提升的语言学习活动。如果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可以鼓励他们借助多媒介手段多方面进行词语的积累、梳理和探究,尝试通过对词语积累和运用规律的探究,审视和评论古今中外语言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对作品的语言运用发表自己的见解。比如在积累梳理基础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流行语社会调查;媒介利用经验丰富的教师还可以和“跨媒介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打通,运用多媒介和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可以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流行语的学术论文,然后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探究流行语的文化现象,形成正确的语言观念,构建语言知识及理论体系,并利用有关成果建立共享学习资源。
6.课程教学过程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也应当在课程中得到发展。有条件的教师,在本单元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阅读相关的语言学论文,从多角度多方面梳理成语中隐含的丰富文化信息;可以根据教师自身积累词语的经验,以及教学过程中参与的对熟语、新词语的梳理、探究成果,如词语中蕴含的文化信息,或是自己在梳理过程的领悟,以教学论文的方式,参与学生的交流、展示。
语言不只是交际交流的工具,更是一种思维、一种审美、一种文化。通过“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学习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探究词语中所承载的相关文化现象和观念,在参与语言文化实践活动中,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某些语言、文学、文化现象及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专题探究。如果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在学习和生活中多方面地梳理相关的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运用的能力,最终提升的就是语言素养。正如维特根斯坦说的:“每天早晨,人们必须重新掀开废弃的碎砖石,碰触到生机盎然的种子。一个新词犹如在讨论园地里播下的一粒新种。”
本单元建议学习活动时间为8课时,学习方式以自主合作、探究方式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