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扫一扫联系
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
提供doc可编辑文档下载:下载地址
单元教学设计举例
这里提供的教学设计是一些大概的思路,只能作为参考。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是怎样的教学设计,都要从学生出发,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出发,以学习任务群为统领,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达成语文的课程目标。
教学设计一:品读青春
这一教学设计是贯通单元整体的,以综合性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为主,注重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素养。设计的目标包括:学习本单元的文学作品;学习利用多种学习资源深入研讨作品;学习总结、表达自己的探究成果;学习在不同艺术形式作品的比较鉴赏中品味文学作品改编成其他艺术样式的效果;学习主题性拓展阅读;学习在合作学习中构建不同的学习情境,与学习伙伴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要正确处理单元课文教学与语文综合学习实践活动的关系,帮助学生设计好活动方案,做好活动的评价,避免为活动而活动的形式主义。评价首先做好量化的统计评价,如参加的人员、提交的作业、推荐的作品、多样的学习手段等;其次要对成果进行评析,如从方案的设计、分工完成的质量、作业和发言的水平、学习手段的效能以及综合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析三个途径进行。
学习活动一:“诗歌里的青春”专题研讨会
这一活动以本单元第一、二课为学习内容,在文本学习的基础上举办专题研讨活动,提升学习层次,分享学习成果,训练多方面的语文能力。
1.阅读本单元的诗歌,查阅资料,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领会每首作品的思想内涵。
2.学习诗歌欣赏的知识和方法,从立意、结构、意象、语言、韵律等方面品味本单元诗歌,重点从意象和诗歌语言上分析它们各自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
3.在阅读、分析和鉴赏的基础上,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举办“诗歌里的青春”专题研讨会,以本单元诗歌(可以单篇,也可以多篇)为内容,撰写鉴赏札记,提交研讨。分工负责,分头实施,开好研讨会,并做好文章的收集,整理会议记录,编辑会议电子文集,在班级平台分享。
学习活动二:“青春:从小说到电影”艺术品鉴
这一活动主要以本单元第三课为学习内容,学习《百合花》和《哦,香雪》,观看同名电影。通过小说与电影的比较欣赏,认识不同文艺样式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和审美效果,加深对小说文体特点的认识。
1.阅读《百合花》《哦,香雪》,查阅资料,了解两篇小说的创作背景,理解不同时代年轻人心中的青春岁月,分析作品所蕴含的不同的时代精神。
2.学习茅盾对《百合花》的评论和孙犁、汪曾祺对《哦,香雪》的推介意见,品味这两篇小说的艺术特色。在把握两篇作品的总体风格的基础上,注意从人物心理、环境渲染、细节描写和抒情性的语言入手加以欣赏。选择部分段落作简要点评,就自己鉴赏所得写一篇读书札记和同学交流。
3.观看同题电影,想一想:与小说相比较,电影作了哪些改动?怎么看待这些改编?小说和电影不同的艺术效果是什么?它们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将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整理成发言提纲,参加小组或班级的专题交流活动。
学习活动三:“我的青春经典”作品推荐
这一活动是拓展性主题阅读。在本单元学习的基础上,扩大阅读范围,收集、欣赏中外文学中有关青春主题的作品,进行好作品推荐品鉴。
1.以各人已有的阅读积累为基础,开展课外阅读。从自己对“青春”的理解和阅读喜好出发,选出以青春为题材的小说和诗歌作品若干部(篇、首)向同学推荐。为这些作品撰写简短的推荐语,要求言简意赅,有说服力与感染力。
2.在班级或学校网站上建立“我的青春经典”专栏,每期刊出三四位同学的推荐作品与推荐语,鼓励大家发表评论。
3.以班级为单位举办“文学中的青春”读书会,小组推荐或自愿发言,要求结合自己关于“青春”题材的作品的阅读,就青春、青年、青年的责任与理想等发表自己的看法。
4.举办“青春礼赞——以诗歌的名义”诗歌朗诵会。以青春为主题,结合好作品推荐活动和本单元的写作实践,从中外经典诗歌或同学们自己创作的诗歌作品中挑选适合朗诵的作品组合编排。成立活动编导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工完成朗诵者的报名和挑选、会场布置、宣传广告制作、配乐、节目单制作和主持词的撰稿等工作。
有条件的班级还可以配以相同主题的声乐、器乐表演,举办同题诗歌朗诵音乐会。
教学设计二
这一教学设计主要按照课文编排顺序来安排教学,重在文本的研习,以提高学生文学作品阅读的能力为目标。学习联系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的生活与创作经历理解作品,发现不同文体的艺术特点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学习同类型作品的延伸阅读,学习诗词作品的朗诵。教师要在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和任务群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以任务统领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学习活动一:以天下为己任
这一活动主要以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为学习内容,延伸阅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诗词,感受他们的壮志豪情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进一步学习诗词意象营造和炼词造句的艺术手法。
1.《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内容丰富,将写景、记事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诵读全词,说说诗人写了哪些景,记了些什么事,又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全词气势豪迈,激情奔放,请从作品中找出体现诗人青春热情和伟大抱负的字词细加品味。按示例完成下表。
(图表受网页显示限制,请下载源文档,以阅读全部内容)
2.《沁园春·雪》是毛泽东创作于1925年的作品。阅读埃德加·斯诺《毛泽东自传》,了解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特别是他的早期革命活动,思考这首词是如何表现出当年毛泽东的理想情怀的,并就这一内容写一则读书札记。
3.不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如朱德、周恩来、董必武、陈毅、叶剑英等都擅长诗词创作,他们的作品也大都豪迈奔放,激情昂扬,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理想情怀。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查阅这些作品,然后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组织革命诗词主题鉴赏与朗诵活动。要求广泛收集资料,推荐适合朗诵的作品,并以简短的文字说出推荐理由,确定朗诵作品后设计朗诵方案,并在朗诵活动后进行评价,指出得失和改进方法。
学习活动二:飞扬的旋律
这一学习活动以现代诗为学习内容,目的是感受诗人对青春的理解和他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感知现代诗的艺术表现方式,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1.阅读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闻一多的《红烛》、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和雪莱的《致云雀》,体会诗人的理想与激情,用一段话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2.意象是诗歌表情达意的主要载体,仔细欣赏这组现代诗,分别找出它们的主要意象,完成下表。
(图表受网页显示限制,请下载源文档,以阅读全部内容)
3.比较这四首诗,探究其风格差异。
学习活动三:岁月芳华
这一活动以两篇不同时代的短篇小说为学习内容,重在理解不同时代年轻人的生活和他们的青春理想;进一步了解短篇小说的文体特点和主要表现手法;学习这两篇小说在人物刻画、细节描写和气氛渲染等方面的特色。
1.《百合花》刻画了革命战争年代年轻人的形象,《哦,香雪》描写了改革开放之初山村青年对现代生活的向往。认真阅读作品,结合小说中故事的时代背景,谈谈你对两篇小说的理解,并说说不同时代年轻人的青春各有什么特点,你从他们身上受到什么启发。
2.阅读《百合花》和《哦,香雪》,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完成下表。
(图表受网页显示限制,请下载源文档,以阅读全部内容)
3.这两篇小说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想一想:《百合花》中有几处写到新媳妇家的被子?《哦,香雪》中铅笔盒出现了几次?请对它们分别进行分析,指出它们在反映人物心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上的作用。
4.《百合花》的视角是第一人称,《哦,香雪》的视角是第三人称。所谓“视角”是小说家为了展开叙述或为了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所选择的角度。小说常见的视角有两种:一种是第一人称,即以“我”的视角来展开叙述,叙述范围是“我”所看到的事物,叙述范围有一定的限制;另一种是第三人称,一般是从局外人的他者角度来叙述,叙述范围没有限制。查阅小说叙事学的有关资料,学习小说视角方面的知识,尝试分析《百合花》和《哦,香雪》这两篇小说视角的差异,比较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