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扫一扫联系
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
提供doc可编辑文档下载:下载地址
单元目标
1.感受革命领袖的伟大革命抱负和豪放胸襟,理解文章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激发青春的热情,理解春青的价值,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未来。
2.领会本单元诗歌与小说的内容,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情感的手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诗歌和小说的独特魅力。
3.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特点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4.结合本单元诗作的学习,尝试写作诗歌。可以以本单元的作品为学习的范本,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中外诗歌作为研习的材料,从生活出发,寻找素材,激发诗情,抒发真情实感。掌握诗歌写作的一般技巧,注重语言的锤炼。
编写意图
本单元属于必修课程“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课程标准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同时,对该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作了如下说明:
(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4)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本单元作为该任务群的第一个单元,以“青春激”为人文主题,围绕诗歌、小说的阅读鉴赏展开设计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有关青春的体验和思考。考虑到学生进入高中阶段,正值青春年华,有必要让他们对青春、青年、理想有自觉的体认,在经典作品的启发和引导下对青春的内涵、青年的责任进行思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人格。一方面考虑到青春的时代性,另一方面也因为青春主题在文学上的广泛分布,教材尽可能地拓展所选文学作品的范围。本单元选编了词一首,诗四首,当代短篇小说两篇。这些作品都与单元主题相关。突出单元主题,一方面是为了突显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发挥教学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建构学习情境,便于组织“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教学。作品排布上,分为三课,一方面突出了重点,另一方面也照顾到了文体的差别,再者也有利于教学的分段实施。
第1课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中毛泽东同志充满激情地回忆了青年时期“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岁月,词作豪迈大气,洋溢着不可抗拒的青春热情,特别是对当时社会的思考和改造世界的雄心壮志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可以激励学生坚定不断进取、奉献社会的决心和信心。
第2课是四首诗歌。第一首是中国现代诗歌的先驱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的内容和形式,有着鲜明的“五四”色彩,有利于学生认识“五四”精神,理解当时青年的理想与奋斗,从而汲取营养,健康成长。诗作形神兼备,其“狂飙突进”的格调,具有强烈的感召力。作为诗人的代表作之一,它鲜明的诗风也体现出诗人在诗歌艺术上的求索与大胆创新。第二首是闻一多的《红烛》。诗人是为民主自由献身的斗士,这种诗与人的高度统一会让学生对先辈产生由衷的崇敬,诗作中为理想献身的精神令人尤为震撼。闻一多在中国现代诗的发展中有很大的贡献和影响,这首传诵至今的名作有助于学生理解闻一多的诗歌艺术特点与诗歌主张。第三首是当代诗人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相比前几首诗作,这首诗的情感较为沉郁,既有激情的表达,又有理性的思考,内涵深广。由于作品写于特定的年月,又经过了长时间的沉淀,所以具有一定的语义复杂性,这恰恰有利于学生在文学鉴赏上学习对复杂文本的解读技巧。第四首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代表作《致云雀》。这首诗以云雀为歌咏对象,从多个方面对云雀进行了描写和赞美,歌颂了理想、欢乐与光明。诗人还以云雀自比,表达了改造社会的坚定决心。这些作品都会对学生的性格塑造和理想成型产生良好的作用。
第3课是两篇短篇小说,作品创作的时代不同,表现的题材也不同。茹志鹃的《百合花》创作于新中国成立不久,按一般的分类,它应该属于革命战争题材的作品,但是,小说却没有通常战争小说中的场景。它以抒情诗一样的笔调写了战争中的几个年轻人,没有什么激烈的矛盾冲突,但是人物的内心世界却表现得非常充分,也十分感人。学生可以在这样的作品中看到风景之美、风俗之美、人性之美。由于有了战争的衬托,这样的美就更特别;又由于有了牺牲,这样的美就更珍贵。作品对学生理解战争,特别是了解战争中年轻人的生活与追求,尤其是他们美好的心灵非常有帮助。铁凝的《哦,香雪》创作于改革开放之初。小说中描写的山村日常生活,绿皮火车、塑料的铅笔盒,包括服饰打扮和以物换物的小生意都是特定年代的场景和事物,但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和现在是一样的。两篇小说写得都很美,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的情节,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对学生欣赏多样风格的小说很有帮助。
单元的学习提示从学生的学习出发,对每篇作品的特点都作了简要的说明,意在给学生提供进入作品的路径。同时,又从学习方法与学习重点上作了提示,在组织教学时应该予以重视。单元学习任务以“阅读文学作品,领悟青春价值”为核心,从任务群的目标着眼,注意情境设置和任务统领。设计上既关注文本的学习,又注意拓展学生的语文生活,尤其突出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为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预留了空间。
本单元对诗歌写作给予了指导。引导学生联系本单元的诗歌作品,在写作实践中建立起文学创作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抒发真实情感。设计时,重点指导学生掌握诗歌如何分行,如何运用形象,如何运用常见的艺术手法,如何使作品具有音乐性、节奏感,如何锤炼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