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 活 (第一课时)年 级:高二 学 科:语文(统编版)主讲人:王建稳 学 校:北京市八一学校
复 活 (第一课时)列夫 · 托尔斯泰
学习目标1. 了解作者及原著,梳理课文情节,把握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人物形象。2. 品味语言,鉴赏小说通过语言、神态及细腻的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3. 探究小说题目“复活”的含义,理解作者在作品中寄寓的真挚情感和深刻思想。
任务情境一年一度的校园话剧节到了,同学们想把《复活》(节选)搬上舞台。为了保证演出的成功,希望全班同学积极参与,共筹智慧。语文课代表正着手剧组的筹备工作,准备组建编剧、导演、演员(聂赫留朵夫、玛丝洛娃)、海报设计、沙龙研讨五个小组。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文,了解原著内容,上网查找与原著和作者相关的资料,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自由选组。
任务说明任务一:搜集作者资料,熟悉小说内容,设计演出海报。(演出前)任务二:把握人物形象,揣摩心理变化,撰写赏析文章。(演出前)任务三:举办文学沙龙,研讨小说主题,深刻理解 “复活”的含义。(演出后)
课前预习复习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上网查找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情况,了解《复活》整本书的大致内容。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资料,形成PPT课件。通读课文,记下你的阅读困惑。
学习活动一小组交流汇报预习作业。请编剧、导演、海报等小组派代表,分别介绍你们所了解到的列夫托尔斯泰和《复活》的相关内容。
海报组:介绍作者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中期俄国伟大的批判实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他是世界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之一。
海报组:介绍作者 托尔斯泰贵族出身,世袭伯爵;他受到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以自己的方式尝试改革俄国社会,尽可能维护农民利益。托尔斯泰对哲学、宗教、伦理道德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最终促成了自己世界观的转变,富有平民思想;他坚持从事体力劳动,力图按照农民方式生活;托尔斯泰晚年时期放弃所有财产,弃家出走,最终病逝于一个偏僻的火车站。
海报组:介绍作者《复活》写于1889一1899年,是托尔斯泰晚年世界观发生剧变之后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巨著,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列宁评) 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高尔基评)
编剧组:写作背景19世纪70年代末到80
高二【语文(统编版)】复活(第一课时)-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