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孤独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解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资料链接】【教师用书】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孤独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解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资料链接】【教师用书】 第1页
孤独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解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资料链接】【教师用书】 第2页
剩余3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 三 单元 资料链接 编者注:由于参考的译本不同,文中涉及的人物译名和对小说语句的引用或与教材课文有所不同。 孤独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解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昂 智慧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接受中国学者陈众议的采访时断言,他所有的作品都有一个相同的主题——孤独,而且他计划今后每年一部的新作也将有同样的主题。在同朋友门多萨的对话中,加西亚·马尔克斯指出,孤独是种“人人都会遇到的问题”,而他自己则正是“专门表达这种情感”的作家。从他的著作来看,这一声明并非虚言。他的作品确实从各个角度描绘了孤独的种种存在形态:《家长的没落》诠释了权力的孤独,《枯枝败叶》诠释了自我封闭的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诠释了爱情的孤独,等等。《百年孤独》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所有著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一部关于孤独的综合性“大词典”,小说的丰富和博大就充分地体现在孤独这个主题之中。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笔下,孤独是一个内涵极为复杂的概念。《百年孤独》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都以自己独特的体验感受到不同类型的孤独情感,他们分别从个体存在的角度阐述了孤独的心理学内涵;其次,作为现实语境的拉丁美洲社会历史从更为广阔的角度,以更加沉重的态度展现了孤独的社会学含义。 在布恩迪亚家族的所有成员中,第一代人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和第六代人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是最为聪慧、最为出色的。两者都是无辜地沦陷入孤独之中的好人。前者由于天才的想象力超越了大自然的创造力和人类科学认识的极限,从而步入高高在上的神秘的无人之境;后者则由于命运安排他成为家族的最后幸存者,同时也是不受欢迎的人,因此而备遭孤独的折磨。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创建了马孔多小镇,而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则在破落而孤寂的 家宅中宣布并目睹了自己与之同归于尽的马孔多小镇的毁灭。 对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来说,科学的探索曾经是高于一切的,为了证明磁铁的采金功能,他用全部家产 ( 一头骡子和两只山羊 ) 从吉卜赛人梅尔基亚德斯手中换来两块磁铁;为了证明放大镜的战略威力,“他把阳光的焦点射到自己身上,因此受到灼伤”。他根据航海图和航海仪器“设想了空间的概念”,从此,不用走出自己的房间,“就能在陌生的海洋上航行,考察荒无人烟的土地…… ” 。他甚至仅凭观 象 仪就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像橙子”。他曾经被照相机吓破了胆,但又很快地掌握了这门技术,并企图用它
孤独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解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资料链接】【教师用书】
滋兰九畹,树蕙百亩。
个人认证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