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教学指导【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教师用书】

古诗词鉴赏 选择性必修上册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选择性必修上册教师用书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教师用书 教师用书 DOCX   4页   下载0   2023-08-09   浏览242   收藏0   点赞0   评分-   3391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教学指导【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教师用书】 第1页
教学指导【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教师用书】 第2页
剩余2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 二 单元 教学指导 教学这个单元,有一定的难度。原因有三: 第一,篇目和内容都比较陌生。到了选择性必修阶段,学习要求提高了,应该指导学生阅读一些较陌生的篇目,让学习有一点儿挑战性。选编一些生疏的内容,能够丰富和补充学生阅读的“过于熟悉”。阅读“过于熟悉”的内容,固然可以温故而知新,但也容易养成惰性思维。 第二,思想有些艰深,不易理解。像《〈论语〉十二章》,尽管是对话体,语句比较通俗,但十二个章句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这对把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治国理想构成一定阻碍。再比如庄子的《五石之瓠》,看故事似乎也知道大意,但细究起来又不甚了了。为什么惠子认为葫芦太大,在生活中一无用处就不对,而庄子认为用葫芦漂流四海、泛舟江湖就对了呢?庄子到底在借这个故事说明什么?体现了庄子怎样的哲学思考?庄子的观点就一定是对的吗?等等,这些问题,思考起来都颇费周折,不容易透彻理解。 第三,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不容易把握。像《〈论语〉十二章》,简短对话,微言大义,缺前因后果, 缺背景 交代,要想理解,需要熟读经典,前后勾连,触类旁通。这样的阅读具有相当难度,没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很难做到。孟子和墨子,都是以类比为导引,引类取譬,而其意又不在譬喻上,言在此而意在彼,没有较高的思维能力,没有良好的思维习惯,要透彻理解也不容易。鉴于此,建议教师教学时着重考虑以下三个教学原则。 一、通盘考虑 这个单元,要完成以下几个任务:1.落实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和理解孔孟、老庄和墨子的思想,理解六个文本的基本内涵,理解中华文明的价值和意义;2.落实文言文的学习,做到大致读懂,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掌握一些常见的、经典的文言语法现象;3.在初步理解孔孟、老庄和墨子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联系现实生活,能解释某些生活现象,思考自己的人生,涵养和锻造人格,磨砺自己的心性;4.落实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完成一篇或几篇思辨性议论文的写作,并学 会议论文的审题立意,辩证思考,科学分析问题,学会理性对待生活。 当然,这里面有些问题和任务,并不是一堂课、一次教学任务,甚至一个阶段的学习就能完成的,可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明确方向,坚持不懈,才能做好。但这些学习任务,要尽可能渗透在本单元的日常学习过程中。所以,建议教师在本单元备课之始,就要通盘考虑,而不是把它们简单分成三课进行教学,更不能当作六篇文言文进行割裂式教学。
教学指导【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教师用书】
滋兰九畹,树蕙百亩。
个人认证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