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07君子是怎样炼成的-《论语》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细说诗文-北京四中语文课】OCR识别文字可复制粘贴.pdf

教学研究 备课资料 《北京四中语文课》 北京四中语文课 细说诗文 PDF   11页   下载836   2025-07-09   浏览79   收藏760   点赞954   评分-   6246字   28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07君子是怎样炼成的-《论语》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细说诗文-北京四中语文课】OCR识别文字可复制粘贴.pdf 第1页
07君子是怎样炼成的-《论语》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细说诗文-北京四中语文课】OCR识别文字可复制粘贴.pdf 第2页
剩余9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第7 课 君子是怎样炼成的 《论语》 072 -a一北京四中语文课 导读: 《论语》影响深远的原因 《论语》这本书的书名,我们是非常熟悉的,但今天的我们,对其内容却 多倍感陌生了。在古代的中国, 《论语》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书,读书人没有不 熟读它的。其原因概括起来有两点。 第一 自汉代以后,儒学成为官方认定的学说,研习儒家经典著作是每个 读书人必须经历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封建社会后期, “四书”的地位上升, 《论 语》逐步成为科举考试的“指定教材” 。如果一本书成为考试的“指定教材” 那它流传的广泛性和深入性都毋庸置疑。 第二, 《论语》本身的价值使其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人原本仅仅是众多 动物中的一种,为什么能够脱离动物的属性而飞跃为人?原因就在于人创造了 文明。文明不仅仅是指人拥有智力,会制造工具,更指人拥有区别于禽兽的伦 理道德。 《论语》恰恰就是中国人公认的提升道德修养的经典。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一生都在为“修、齐、治、平”这四个字努力。一个 人要想有所成就, 自身品德的修养——修身——永远是最基础的。孔子本人就 是伟大的道德楷模,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万世师表。孔子还“耻独为君子” 要把自己的道德修养辐射到身边的人,甚至无穷的远方。所以,孔子开设私学, 设帐授徒,教诲弟子,让他人也实现道德上的提升,成为道德君子。 第7课 君子是怎样炼成的一五万073 洲户,7任议长;、、 重点解读:君子是怎样炼成的 《论语》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简言之就两个字——君子。而这一问题又可 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什么样的人是君子,君子应该有怎样的修养与德行; 第二,如何成为君子,成为一名谦谦君子的方式与途径。由此,我给本课起了“君 子是怎样炼成的”这个题目。 本课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忧道不忧贫,胸怀像大海,君子有三戒,胸中 有天下O 1.忧道不忧贫 子日: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 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论语・学而》 ) “君子”原本只是一个身份概念,指贵族,与君子相对应的是“小人”,指“贱 民” (社会地位低的人) 。但到了孔子这里,他把君子的定义改变了。孔子认 碑-、、,.洲~洲——、~——、匆.尹 为,君子不应是身份概念,而应是道德概念。只要道德修养高,就可称为君子。 从此之后,中国人心中的君子便主要指道德君子了,与其是否有贵族身份脱离 了关系。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讲的是君子不必刻意追求物质生活享
07君子是怎样炼成的-《论语》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细说诗文-北京四中语文课】OCR识别文字可复制粘贴.pdf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个人认证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