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
二
单元
单元目标、编写意图
单元目标
1.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深入了解先秦诸子百家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解先秦诸子原典的思想价值和人文内涵,进一步认识中华文明,自觉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2.读懂六篇经典文本的基本内涵,把握儒家、道家和墨家的思想特点,学习儒家或雍容或峻急、道家或简约或恣肆、墨家朴拙繁复的言说方式,结合现实生活,学习古人智慧,培养理性思辨精神。
3.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利用工具书查阅资料,适当扩大阅读面,准确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掌握重点句法、词法现象,培养文言语感,探索文言文学习规律,提高语文读写水平。
4.既要认识中华民族先秦原典的文化价值,从中汲取营养,涵泳心灵,养育人格,又要转化成为人为事的准则,如培养善良的人格,学习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等。
编写意图
任何一种文化,要想认识清楚,都必须回到它的源头。早在1949年,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其所著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就明确提出“轴心时代”这个概念。他指出,人类历史上古希腊、古印度和古中国,几乎都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之间,诞生了奠定各自文明基础的伟大思想家,他们又奠定了人类文明的基础。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古印度有释迦牟尼,古中国有孔子、老子等。雅斯贝尔斯认为:
“
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
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他还说:“人类的精神基础同时或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古希腊开始奠定,而且直到今天,人类仍然附着在这种基础之上。”这就是伟大思想家的价值与影响。这些思想家不仅原创了许多思想、价值和概念,而且他们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今天的文化和生活。
孔子开启了诸子时代,将中国带入一个百家争鸣的文化创新时代。不同学派的思想家们著书立说,奠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并对东亚文明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生进入到高二时,已经广泛接触过先秦诸子,如初中七年级上有《
〈
论语〉十二章》,八年级上有《〈孟子〉三章》,八年级下有《〈庄子〉二则》《
〈
礼记〉二则》,但这些课文的重点,或放在文言文阅读上,或放在对思想家的了解上,课文内容较为浅易,是一个积累的阶段,对先秦诸子的思想和言说方式,并没有提出深入学习的要求。高一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比较集中地编排了三篇先秦诸子文章,但选文主要
单元目标、编写意图【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教师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