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单元解读”怀自然情超越时空对话,感悟自然情怀
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单元解读”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如是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可以说,一枝一叶皆关情,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虽然山水在远方,但是心灵可远游,我们可跨越时空,同郁达夫、朱自清、史铁生、苏轼、姚鼐一起,开启第七单元的自然之旅。
课标解读03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整体设计学习评价02050401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单元解读”
课标解读03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整体设计学习评价02050401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单元解读”“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
本单元属于必修课程“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
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普通高中语文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本单元属于必修课程“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
课标解读03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整体设计学习评价02050401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单元解读”
篇目名称所写对象体裁表达主题主题故都的秋北平风光现当代散文对北平的深情眷恋;颠沛流离、饱尝愁苦的忧郁孤独自然情怀荷塘月色清华荷塘现当代散文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的心境我与地坛地坛现当代散文对生命的思考、母亲的怀念赤壁赋赤壁古代散文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思考登泰山记泰山古代散文对祖国山河壮美的赞赏 1.都与景物有关(内容) 2.都属于散文(文体) 3.由感性到理性(思维)
本单元所选的都是散文名篇,既有现当代散文的名篇《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又有古代散文的典范之作《赤壁赋》《登泰山记》。这五篇文章都充满理趣,在写景状物的同时,传达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层感悟与理性思考。围绕“自然情怀”这一单元人文主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这五篇抒情散文,体会民族审美心理,增强对自然景观的审美趣味和欣赏水平,进而热爱大自然、更加珍惜当下生活。《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赤壁赋》《登泰山记》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关注的是北平街头巷尾平民百姓的生活场景,突显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深情吟唱故都的秋味,表达自己对故都北平的深情眷恋和文化认同感,从中可看出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写作此文时的悲凉心境。《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赤壁赋》《登泰山记
7000第七单元1 单元解读课件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必修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