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梦游天姥吟留别》2导学案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 教案 导学案 同步学案 分层作业 答案 详解 单元解读 单元复习 单元测试 单元学习任务 写作素材 DOCX   5页   下载422   2024-05-09   浏览144   收藏637   点赞3549   评分-   2723字   18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梦游天姥吟留别》2导学案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1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2导学案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2页
剩余3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读仙诗 ,寻诗仙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本诗创作背景,理解李白对自由人格的追求。 2.反复诵读,发挥想象,品味诗人描绘梦境所使用的意象以及梦境隐含的精神追求。 3.了解诗歌体式特点,通过对比阅读,分析诗体对于表达诗人情感的影响,理解诗人的生命状态和精神世界。 学习重 难点 1.重点:通过诵读,发挥想象,品味诗人描绘梦境所使用的意象以及梦境隐含的精神追求。 2.难点:了解诗歌体式特点,通过对比阅读,分析诗体对于表达诗人情感的影响,理解诗人的生命状态和精神世界。 学习过程 课前学习任务: 1.自由诵读诗歌,体会本诗体式和情感表达上的特点,用两三个词语概括你的阅读感受,并批注在课文旁边。 2.本诗中哪些诗句最能激发你的想象?请选择其中一两句,创作一幅画。 课中学习任务 一 解题诵读,整体感知 1.解题 2.学生分享在预习任务中完成的阅读批注,并选择诗歌片段进行诵读展示。 课中学习任 务二 研读文本,鉴赏仙诗 (一)“梦前”部分 1. 本诗梦游之地是“天姥山”,诗人 为何先 写“瀛洲”? 2.诗人用瀛洲衬托出天 姥 山的神秘浪漫,接下来他是怎样写天 姥 山的高大巍峨呢?用了什么手法? 如天 姥 者,仅当儿孙内 一 魁父(魁伟男子),焉能“势拔五岳掩赤城”耶?(明代 王思任《天姥》) 3.诗人通过哪些词语来突出天 姥 山的高大巍峨? (二)“梦中”部分 1.品读梦境 阅读诗歌,不仅要读懂字面意思,还要插上想象的翅膀,进入诗歌的审美空间。梦中部分有哪些诗句给你印象深刻?请展示课前绘制的画作,分享你的审美体验,并说说诗人情感有怎样的变化。 (1)飞度镜湖:空灵清幽,飘然快意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2)著 屐 登山:壮美奇绝,陶醉忘返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3)夜间山景:离奇险境,惊恐震惊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4)神仙洞府:富丽堂皇,飘飘欲仙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2.李白的“梦”,是美梦,还是噩梦,又或者是什么?请结合诗句及背景材料,表达你的看法。先自主思考,稍后再进行小讨论。 相关诗句: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创作背景: 公元742-744年(唐玄宗天
3081《梦游天姥吟留别》2导学案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成都七中万达高2025届11班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