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阅叫 单元分析
卜卜
单元内容分析
(一)整体分析
人们生活在自然之中,在精神上与自然有着天然的亲近,总要寻找自然中的景物以寄托情感。钟嵘在《诗品序》中说: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大抵草木的变化和时节的推移,都会引起人情思的
变化,文人在此基础上形成文字,感诸于言。这就是中华民族一大重要而有特色的文学传统。本单元就人文主题而言,以
“自然情怀”为核心,以“写景抒情”为主题。其指向是:感受自然之美,提升对自然美的感悟力,激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
情;培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树立合理的自然观;探寻民族文化观念和审美心理。
(二)选文分析
本单元选取的《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节选)》《赤壁赋》《登泰山记》五篇文章,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 《故都的
秋》是郁达夫对北平这座故都“秋味”的吟唱;《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对清华园中荷塘月色的描写;《我与地坛(节选)》通过写“我”
在地坛遇到的人和事以及对母亲的怀念,史铁生牵出了属于他自己的人生故事;《赤壁赋》写苏轼夜游赤壁的吊古伤今;《登泰
山记》写姚鼎登临东岳的畅想。在对大地山川、风物美景的描写中徜徉,既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又能够领会深厚的人文内涵。
在选文的编排上,我们要注意“学习提示”这个板块。本单元“学习提示”将五篇选文分成了三部分。 《故都的秋》和《荷
塘月色》是第一部分,这两篇同为近现代散文,且有相近的时代背景。教材提示学生,在学习这两篇散文时,要注重通过细
读的方式细细品味文章语言。 《我与地坛(节选)》是第二部分,本篇为当代散文,更注重人生感悟的抒发。教材提醒学生,
在学习本文时,要能够通过史铁生的行文特点来感受文章的哲思魅力。 《赤壁赋》和《登泰山记》是第三部分,都是古代写景
抒情的名篇。对于这两篇文章,首先要能够做到“读通、读懂”,即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和文学文化常识;另外还要采用诵读
的方式,感受两篇文章的不同特点、不同情感,进而对古代写景名篇进行比较、扩展阅读。教材中的“学习提示”是教师进行
选文教学的重要方向。
单元任务
(一)单元大任务
本单元的核心任务是学生能够“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提升文学欣赏品位,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本单元围绕“写景抒
情”这个主题,展开阅读、思考、表达和交流,实际是“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在教材中的体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年版)》
创新教学设计07必修上册第七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