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四单元

《树和天空》1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备课资料 教学设计 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四单元 教学设计 教案 同步课件 同步学案 导学案 分层练习 答案详解 DOCX   8页   下载0   2024-01-18   浏览292   收藏0   点赞0   评分-   4189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树和天空》1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1页
《树和天空》1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2页
剩余6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树和天空》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反复吟咏,掌握诗歌内容。 2.梳理诗歌意象,对比深入阅读,聚焦诗歌意蕴表达。 3.运用诗歌所学知识,仿写迁移应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课时安排 本课课时安排 1课时 单元课时安排 第6课时 课堂导入 时光不负有心人,每一个人的付出,都会获得他所应得的回报。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写作长诗《画廊》时几乎花尽了十年光阴,就连诗《有太阳的风景》也断断续续用了七年的时光才创作完成,正是凭借这种执着的精神,他才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今天,我们就走近他的身边,体会他与时间的浪漫。 【设计意图 : 通过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任务活动 任务活动 一 知人论世,筑牢知识基础 任务活动 二 反复吟咏,明确内容情韵 任务活动 三 梳理意象,把握诗歌内容 任务活动 四 对比阅读,聚焦意蕴表达 任务活动 一 知人论世,筑牢知识基础 1 . 作者简介 特朗斯特罗姆(1931-2015),瑞典诗人,被誉为“20世纪西方最后一位诗歌巨匠”。同时,他也是一位心理学家。他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轰动诗坛。他于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激烈的情感寓于平静的文字里,将欧洲古典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熔于一炉。 2.主要作品 代表作品: 《17首诗》《真实障碍》 《看见黑暗》《路上的秘密》 《半完成的天空》《完成一半的天堂》 3.写作背景 1931年4月15日,特朗斯特罗姆出生于斯德哥尔摩。他很早就对地理和科学,特别是昆虫学产生了兴趣。十几岁时,对艺术表现出兴趣,开始弹钢琴,并很快接触诗歌。在他的诗中,生活世界与大自然向来关系密切,无须附加理智的连接,生活世界本身就是自发地发生的、具有大自然特征的显现过程;自然本身就需要一个世界才能来照面,自然立足于存在的实体,共在于人们生存的世界,与人们神秘的想象力。 任务活动 二 反复吟咏,明确内容情韵 【情境设计】 通过反复吟咏诗歌,掌握诗歌整体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文本内容,为下一步深入探究文本打下基础。 1.诵读技巧 1.理解诗歌的意境:《树和天空》是一首富有意象的诗歌,通过树与天空的关系来表达作者对自然、存在、生命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在诵读前,应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2.控制语速和语调:诵读时,应根据诗歌的情感和节奏变化来控制语速和语调。对于抒情的部分,可以适当放慢语速,提高语调,以表达深沉的情感;对于叙述或描写的
《树和天空》1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