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高一【语文(统编版)】学写文学评论——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课件

国家云课堂 统编教材 必修上册 PPTX   20页   下载566   2023-10-12   浏览1130   收藏451   点赞0   评分-   2283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高一【语文(统编版)】学写文学评论——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课件 第1页
高一【语文(统编版)】学写文学评论——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课件 第2页
剩余18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学写文学评论—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 年 级:高一 学 科:语文(统编版)主讲人:徐德琳 学 校:北京市八一学校 1. 理解《永遇乐》深沉悲愤的爱国之情。2. 评论《永遇乐》运用典故的艺术手法。3. 学习掌握写作文学短评的基本方法。学习目标 《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做到了以声传情、声情交融。把音乐与演奏者的身世之悲、听者(诗人)的主观感受结合在一起,大大加深了读者对乐曲内容及其内在情韵的体验。如果说琵琵女在校音定调时,已流露出情感。那么,随着正式弹奏的开始,感情的流露渐趋明朗。整个演奏过程,或低回掩抑,如泣如诉;或圆润流美,莺歌玉转;或高亢明快,铁骑交锋,无不生动地传达出演奏者内心深处浪涛般起伏不平的感情,交织着她对人生诸般滋味的深切感受。 阅读文学作品时,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用简要的文字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分析、评价写出来,这就是文学短评。什么是文学短评? 南宋岳珂认为《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事太多。但是明代杨慎却说“谓此词用人名多者,当是不解词味。” 你认同谁的说法?请有理有据地说明原因,写一则4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学习任务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 作文艺批评,一在能体会,二在能超脱。必须身居局中,局中人知甘苦;又须身处局外,局外人有公论。 ——俞平伯资料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他出生在被金兵占领的历城(今济南)。积极参加抗金斗争,后率部回归南宋,可始终得不到南宋统治者的信任支持。在南归后的四十余年中,辛弃疾先后被免官闲居二十余年。后执政的韩侂胄想通过北伐巩固地位,任命辛弃疾为京口知府。京口是江防重镇,辛弃疾在积极备战中深感很难有所作为。同时韩侂胄好大喜功,急躁冒进,妄图侥幸获胜。辛弃疾对此充满担忧。这首词就是作者65岁时在任镇江任上所作。创作背景 学习活动一 交流预习作业,把握《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典故的运用,理解词人情感。 学习活动一人物历史事迹蕴含的思想情感孙权大败曹魏仰慕,不满,决心刘裕建刘宋政权仰慕,不满,决心 刘义隆北伐惨败担忧,告诫拓拔焘击败宋文帝担忧,告诫廉颇得不到重用壮志,悲愤 深入思考,完成短评的写作,分析范例。学习活动二 范例分析
高一【语文(统编版)】学写文学评论——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课件
滋兰九畹,树蕙百亩。
个人认证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