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必修上册第七单元

荷香月色,诗情画意【必修上册第七单元资料链接】【教师教学用书】

常识(含文体、文学、文化) 其他基础 高考真题 必修上册 第七单元 教师用书 DOCX   4页   下载0   2023-08-03   浏览249   收藏0   点赞0   评分-   3632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荷香月色,诗情画意【必修上册第七单元资料链接】【教师教学用书】 第1页
荷香月色,诗情画意【必修上册第七单元资料链接】【教师教学用书】 第2页
剩余2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必修上册 第 七 单元 · 资料链接 荷香月色,诗情画意 刘泰隆 《荷塘月色》是现代文学脍炙人口的佳作。读着这篇散文,一幅清新、美丽的景象立即映现眼前:绿叶田 田 ,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溶溶,像朦胧的幻梦,像缥缈的歌声。那里有画,有诗,有情,有深邃的意境。但是,在那诗情画意里,却蕴含着作者艺术上的孤 诣 与苦心。朱自清曾说,作家应“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含有惊异之感”。荷塘就在清华园里,是作者“日日走过”的,可谓“平常身历之境”了,但他却以诗人灵敏的触觉去感受它,不但游目骋怀地观察,而且严辨 淄渑 地品味,从而细致地描绘了令人“惊异”的“无边的荷香月色”。 在全篇结构中,作者集中笔力于荷塘月色的,主要在中间三段(第4、5、6段),我们就以此为例,来看看作者是怎样设色着墨、行文布局的。首先着力写荷塘,先写田 田 的荷叶,后写绿叶中点缀着的荷花和花苞,以及微风吹来的花香。这是静的画面。朱自清写景向来不满足于对客观景象作静止的摹写,他说“若能将静态的变为动的,那当然更乐意”(《 < 欧游杂记 > 自序》)。紧接着他就捕捉那微风过处叶 动花颤 的情状,“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是动的画面。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了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在这一段里,作者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叶子、花朵的情态,以及被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接下去着力写月色,先写月光如流水般倾泻在花叶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是实写;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 笼着 轻纱的梦 ” ,则又是虚拟,但虚中见实,贴切地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姿态。虚实为用,写出一种勾人心魄的意境。单写月光比较单调,因此又着力摹写月的投影,有“参差”“斑驳”灌木的“黑影”,也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而这些“影”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 荷 联结在一起,构成了美丽而繁杂的图案,由是荷塘在其衬映下更显得风姿绰约了。这里 着 意写 月色,但处处又不忘荷塘,那月光如流水般静静泻在花叶上所形成的“薄薄的青雾”,就是月色和荷塘里的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最后写荷塘四面,凝聚点在柳树。写月下的树景,因为
荷香月色,诗情画意【必修上册第七单元资料链接】【教师教学用书】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