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必修上册第七单元

教学设计:心灵的远游——探寻山水文化【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教师教学用书】

常识(含文体、文学、文化) 高考真题 必修上册 第七单元 教师用书 DOCX   4页   下载0   2023-08-03   浏览385   收藏0   点赞0   评分-   1687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教学设计:心灵的远游——探寻山水文化【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教师教学用书】 第1页
教学设计:心灵的远游——探寻山水文化【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教师教学用书】 第2页
剩余2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必修上册 第 七 单元 单元教学设计举例 教学设计:心灵的远游——探寻山水文化 学习活动 一 :寄情山水,各具意趣 1.感受景观,如在眼前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中国文化的传统,《赤壁赋》《登泰山记》,一乐水, 一 乐山,均为名篇,各具意趣。 《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富有层次地写了赤壁所见、历史之中、哲理感悟的江(水)月。《登泰山记》按照时间 顺序写登泰山 全程,先写登临景象,而后浓墨重彩写日出景象,之后写沿途所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试从文中找出重点语句并概括景物的各自特点。 《赤壁赋》 赤壁之水月 历史之水月 哲理之水月 重点语句 各自特点 《登泰山记》 登泰山经过 观日出景象 沿途自然 与人文景观 重点语句 各自特点 2.涵泳诵读,各得其趣 (1)《赤壁赋》有一种“纯净出尘的美感”,极富声韵之美,特别适于诵读,根据下 表的押韵字,注意用韵、换韵及随之产生的情感起伏变化,在此基础上背诵文章。 《赤壁赋》押韵 用 韵换韵情况 表达的情感 第1段 间 天 然 仙 第2段 桨 光 方 慕 诉 缕 妇 第3段 稀 飞 诗 昌 苍 郎 东 空 雄 鹿 属 粟 穷 终 风 第4段 往 长 瞬 尽 主 取 月 竭 色 适 第5段 酌 藉 白 (2)《登泰山记》重点朗读第3段。五幅画面富有层次地写泰山日出,请从以下角度赏读,也可自选角度赏读。 画面 远望与俯视 动态与静态 全景与特写 自选角度 待日出 坐待日出图 稍见 云雾弥漫图 须臾 云天一线图 日上 壮观日出图 回视 诸峰回视图 学习活动二:语言艺术,点评领略 《赤壁赋》为文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登泰山记》用笔俭省,精练雅洁,描写景物富有特色。请仿照示例,从两篇中各选精要传神文字加以品评。将点评文字在班内交流,并加工编辑,结集为“班级微点评”。 示例1 : “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 点评:写出自身融于自然之中的超然之感,仿佛遗世独立,与万物化为一体。从中 可以感受到“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的快乐、适意,还有在广阔天地之间超脱世俗羁绊的自由、从容。 示例2 :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点评:写出初至山头一刹那的感受: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冰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感,一个“负”字,赋予“苍山”以生命,使之人性化,新颖传神,境界全出;而苍山上的雪反照的日光照亮着天南,形象生动地写出积雪的光彩。 学习活动三:赋体游记,各 臻 其妙 1.《赤壁赋》:主
教学设计:心灵的远游——探寻山水文化【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教师教学用书】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