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创新教学设计
映潮品读
《爱莲说》课文资料集美
作品
“
说
”
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既可直接说明、阐述事理,也可就一件事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或论说道理。本文作者周敦颐(
1017—1073
)是北宋哲学家,宋代理学的创始人。他不慕钱财,淡泊名利,胸怀洒落,人品极高。
“
爱莲说
”
的意思是
“
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
”
。这是一篇借花咏怀、托物言志之作。作者笔下的莲花,不为淤泥
之浊所玷污
,不因清涟之澄而妖媚,堪称君子的理想境界,是作者理想人格的真实写照。
主旨
文章内容委婉含蓄,言简意赅。描绘莲的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实际上是在比喻君子的胸怀坦荡、行为正直、美德广布、卓尔不群。篇末,作者运用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他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
爱莲
”
即爱君子之德
——
这是本文的主旨。
章法
本文章法严密。全文共两段,逻辑层次十分鲜明。第一段重在描写,层次非常清晰。首句总提,为
“
爱菊
”“
爱牡丹
”“
爱莲
”
张本,接着以
“
予独爱莲
”
领起,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等几个方面,赋予莲以美好的品格。第二段重在抒情议论,始终以
“
菊之爱
”“
牡丹之爱
”
来衬托
“
莲之爱
”
,层层深入,表明了自己不慕富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及对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庸俗世风的鄙弃。
句法
《爱莲说》句法严谨而
不
失灵动。其句式之美有三:有长句,也有短句;有单句,也有偶句;有
骈
句,也有散句。需要着力之时,有时用长句一气呵成,如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有时则在排比句中着意于语气的变化,如
“
噫
”
后的三个句子,每句为一层,
一
陈述,二设问,三感叹。句式同中有异,变化有致,情感分明,意味无穷。
手法
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
不
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衬托。全文三次用菊和牡丹衬托莲:第一次,表明自己的喜爱与众不同;第二次,见出莲的高贵品格;第三次,在对比中抒发感慨,表明心志。但对爱菊和爱牡丹,作者并没有
多着
笔墨,只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把它们作为写莲花的左右陪笔,以求烘云托月,突出
“
爱莲
”
。
象征。将莲比作花中的君子,使
莲具有
象征君子美好品德的意义。具体地说,
“
出淤泥而
26《爱莲说》创新教学设计【余映潮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设计】【下篇:文言诗文创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