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三单元

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名师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 选择性必修中册 DOCX   17页   下载182   2024-02-23   浏览561   收藏727   点赞6478   评分-   12797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1页
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2页
剩余15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王希明 一、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1.选择中国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一些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读,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 2.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察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识作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 3.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 4.阅读作品应写出内容提要和阅读感受。选择一部(篇)作品,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讨论分析,撰写评论。 5.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表达艺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一 )设计思路 本单元是历史著作单元,选入了两篇史传文以及两篇史论。史传文是以记载人物事迹为主的叙事性文体,史论则是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主的说理性文体。如何以项目化的学习统合两种不同的文体,是教学设计的难点。 教材在单元导语中提出要“回到历史现场” , 具体说来是鉴赏叙事艺术、说理艺术, 领会家 国情怀和担当精神,把握史家对人物的评价,把握论者的观点,学习借鉴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丰富文言文的语言积累。单元研习说明中的任务更为具体,也同样指向这几条。 对于史传文来说,历史现场包含这样几个层面:传中人物的处境、人物的选择,以及这种选择造成的结果以及影响。只有设身处地,才能更深入地同情 人物的遭遇,体会人物的情感,理解人物的选择。而人物的一系列选择,都显示出他的内在精神。选择会造成结果,既包括对人物自身的影响,也包括对后世的影响。后世的影响,首先是作者的倾向,其次是历代的评论,最后是当代的传承。对于史论文来说,历史现场包含这样几个层面:人、事的发生背景,作者的时代背景及立足点,历代的评论,最后是当代的借鉴意义。总之,无论是史传文还是史论,文中的人、事,作者,后世评论者,都有各自的历史现场。而当代的读者的现场意味着现实情境。 可以通过设计以“回到历史现场”为主题的项目学习, 一—落实 单元教学任务,关合核心素养的各项要求。总体可分三大板块:历史的现场、后世的传承、当代的回响。其中的“历史”是指历史著作呈现出的历史,包含人物及事件本身以及作者的立场。而“后世”则是指当代以前的历史。第一板块主要讨论传中人物的处境及选择,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对历史事件的看法,作品的叙事艺术或说理艺术。第二板块主要讨论历代对史传中人物的评价,以及对史论的不同意见。
名师单元教学设计43_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三单元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