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
中
册
第
三
单元
资料链接
关于《史记·屈原列传》
石声淮
(一)
屈原不但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而且也是有影响的政治家;官至楚国左徒,地位华贵,仅次于令尹(楚国官制,令尹相当于后世的宰相)。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先秦书籍中竟没有提到他。屈原是坚定的合纵者,
主张联齐抗秦
;不但有议论,而且有实际行动。《战国策》记了屈原前后以及和屈原同时的许多纵横家,其中有一些人比屈原的作用小得多;但《战国策》没有记屈原。《战国策》录了荀子《赋篇》中的一首短赋,(见《楚四》“客说春申君曰”章),那篇
赋无论
从内容或是从艺术价值说,远比不上《离骚》;然而《战国策》偏不提到《离骚》。和屈原同时的学者如孟子、庄子等,著作中涉及不少的人,但都没有提到屈原。以后的战国诸子,著书立说,也
未谈到
屈原。
屈原死于公元前278年。一百年多一点之后,西汉著名青年学者、文学家贾谊于前176至前174年被派到长沙做长沙王吴差的太傅,在湖南作了一首《吊屈原赋》。这是一篇最早说起屈原的作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汉文帝曾采用贾谊的建议,作了一些改革,而且将重用贾谊。而绛侯周勃、滕侯灌婴、东阳侯张相如、御史大夫冯敬忌恨贾谊,向汉文帝诽谤贾谊,使汉文帝疏远了这位才华丰富的青年学者,派他做长沙王的太傅。《汉书·贾谊传》也这样说。《风俗通·正失篇》不尽相同,“孝文帝”一条中则说贾谊当众指责汉文帝
嬖
爱的邓通,因而被派到长沙。贾谊感到委屈,渡湘水,作《吊屈原赋》,借屈原的遭遇倾吐自己被
谗谮
的愤慨,指责“
闒
茸
尊显兮,
谗谀
得志”。这篇赋叙述屈原的部分不多,只说屈原“自沉汨罗”和“逢时不祥”。
以后,汉武帝初年(前140—前135),淮南王刘安朝见汉武帝,武帝“使为《离骚传》。
旦
受诏,日食时上”(见《汉书·淮南王传》。汉武帝命刘安作《离骚传》,早上刘安接受命令,下午就
作成
交上去)。这是第二篇说到屈原的著作。刘安的《离骚传》已经失传,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只保留了它的零
碎片段。
第三篇说到屈原的著作是司马迁作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课文采用的是屈原部分,题为《屈原列传》)。从内容看,这是司马迁在公元前99年受宫刑(又叫“腐刑”,阉割;当时残酷的肉刑之一)之后而作,在屈原死后约两百年。
西汉后期大学者刘向(前74—前3)的《新序·节士》中有一条四百多字论述屈原。《新序》是刘向分门别类
地钞辑
各书而成书的。这一段文
关于《史记·屈原列传》【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