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司马迁
请看下面三副对联,看看说的是谁?1.天问千声悲故国, 江咽万语吊斯人。2.沉思高举洁白清忠, 汨罗江上万古悲风。3.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请说说你所了解的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地位: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开创了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作品:《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都收入西汉刘向所编的《楚辞》知识回顾:
《离骚》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楚辞》是继《诗经》后古代第二部诗歌专著,西汉刘向所编,收录多位诗人作品。 “楚辞”是战国时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体,也称为“骚体诗”,打破了《诗经》四言为主的形式,句式长短参差,形式较自由,多用“兮”字。后人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大传统的源头。
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贾谊还作过《吊屈原赋》,所以就把他们合写一传。课文选的是屈原的传文部分(有删节)。秦朝以前,古书中都不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中的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解题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以屈原活动的时间为序,分五部分进行。1.请找出记叙屈原一生遭遇的五个词语: 2.参照注释,阅读课文,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内容层次:
第一部分(1——3自然段)任——疏 第二部分(4——9自然段)黜——迁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死 第四部分(第11自然段)身后影响第五部分(第12自然段)太史公赞词
研习文本:1.课文第1段重点介绍了屈原哪几个方面的才能?并联系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的如此简约?主要介绍了屈原的文化素养、政治才干、外交能力三个方面的才能。作者之所以写的简约,是因为作者为屈原写传的重点是表现其失意后的忠君爱国和发愤著书的情况。
2.研读第3自然段,指出屈原作《离骚》的原因,并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离骚》的?(1)原因: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2)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离骚》:解题:离骚者,犹离忧也。成因:盖自怨生也。内容: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风格:其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一PPT【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