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指导【第二单元】【必修上册】【教师用书】

要依据“单元学习任务”明确单元的核心任务及其构成、学习活动及其步骤、学习情境及相关资源等。这样可以改变学生被动地学习单篇课文的传统思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通过引导,使学生建立整体意识,能够明确:一个单元中实际上包含了一系列既有机联系又分项组成的学习任务,一般来说,组成一课的几篇文章,就构成了某一或某些任务的学习材料,完成这些学习内容,就是完成了单元总体学习任务内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学习。
首页 教学参考 教师用书 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教学指导【第二单元】【必修上册】【教师用书】

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提供doc可编辑文档下载:下载地址

 

教学指导

 

从本单元编写意图及内容组成看,学习任务在阅读方面侧重于实用性文本(通讯和新闻评论)的阅读与理解。在表达交流方面侧重于培养实用性表达与交流能力,如在专题研讨中表达观点,阐述理由,以及培养叙事能力。具体地说,“单元学习任务”主要有四个目标指向:一是讨论单元人文主题“劳动光荣”,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新时代的劳动观念;二是学习三篇通讯作品,讨论人物通讯报道的角度和写法,以及新闻的倾向性,评选优秀新闻作品;三是学习新闻评论,理解新闻评论针对社会现实和新闻事件提出的观点,理解新闻事实与评论的关系,理解评论的舆论导向性。四是专项写作任务“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

按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应创设综合性学习活动情境,引导和组织学生围绕单元学习任务,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在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时,首先要体现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所追求的课程整合的理念,立足于任务群学习的特点,以布置大任务、设置大情境、组织大活动来整体设计单元学习活动。

整体设计本单元的学习活动,可以把“单元学习任务一”作为核心,围绕单元人文主题“劳动光荣”,以专题研讨会的方式设置整个单元学习的大情境,组织大活动,整合阅读与交流,把综合性、实践性的学习活动贯穿于整个单元,打通全单元3课6个文本的阅读教学,同时把写优秀新闻推荐书、写熟悉的劳动者等表达交流任务也整体安排在适当的环节中。在大情境中组织学习,以更好地面向单元整体的深层阅读和交流,将人文性任务与工具性任务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随着对单元文本深层阅读与专题研讨任务的展开,学习第4课三篇通讯,就自然要分析通讯报道的立场与倾向性,分析报道角度,理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就要抓住典型事件,把握人物精神,这样就整合了“单元学习任务二”的第一项。学习第5课新闻评论,自然要讨论新闻评论的现实针对性与舆论导向性,讨论新闻事实与观点主张的关系,学习合理阐述观点的方法,这样就整合了“单元学习任务二”的第二项。把本单元的人物通讯和新闻评论整合为一个新闻板块来解读,理清两种不同新闻文体的区别和联系,在前两项活动的基础上,可以整合进“单元学习任务二”的第三项。在讨论的交流环节,可以将“单元学习任务三”的新闻评比推荐活动、“单元学习任务四”的专项写作任务都有机地整合进这个大活动之中。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不仅能在活动的各个环节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提高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水平,更能获得过程性的学习经验和情感体验,增强学习能力和实践经验。

当然,单元整体教学方案中的大活动,绝不应只是提出话题,对单元总体学习任务作空泛讨论。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编写体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系统学习、学会学习。具体地说,在单元学习之初,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整体了解这个单元。要依据“单元导语”明确学习内容与目标,依据每一课课后的“学习提示”明确这课的组成、内容、特点及学习的具体策略和方法,以及这课与其他课的区别与联系。要依据“单元学习任务”明确单元的核心任务及其构成、学习活动及其步骤、学习情境及相关资源等。这样可以改变学生被动地学习单篇课文的传统思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通过引导,使学生建立整体意识,能够明确:一个单元中实际上包含了一系列既有机联系又分项组成的学习任务,一般来说,组成一课的几篇文章,就构成了某一或某些任务的学习材料,完成这些学习内容,就是完成了单元总体学习任务内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学习。

组织进行分项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整体理解单元学习要求的基础上,整合每一课的相关学习内容。以本单元第6课为例,“单元导语”明确了这两首古诗的主题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热爱劳动,主旨是“歌咏劳动的美好与欢乐”。“学习提示”指出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明确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要求。在“单元学习任务一”中,明确了与这一课相关的单元核心学习任务:要结合“古代人民热烈的劳动场面”“普通劳动者的辛勤汗水”,专题研讨“劳动的崇高与美丽”或其他备选话题。由此可见,将相关学习内容围绕对古代诗歌的学习进行整合,可以形成三个具体的学习任务:理解文本中体现的人文主题;梳理这两首古代诗歌的表达特点;通过想象与诵读,“体会其中表现出的劳动之美”。同样,第4、5两课也可以围绕对“新闻作品”的学习进行整合,这样的整合可以包括四个学习任务:一是通过典范新闻文本的研习,从实用性阅读的角度,讨论如何读新闻,如何读新闻评论;二是学习如何写好新闻和新闻评论;三是在研习读写新闻的基础上,依据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学习运用事例和细节写人;四是将所学的知识结构化后进行实际运用,评价和推荐新闻。

即使单元中的一课只有一篇作品,即一个文本,教师也不应像过去那样只关注单篇教学。以第5课为例,这课只有《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个文本,教师不要简单地把这一课作为一个文本来处理,只是从新闻属性和议论文体的角度进行教学,而应与第4课人物通讯紧密关联,结合“单元学习任务二”的第三项整合学习。这样,不仅深入理解了工匠精神与时代品质的关系,还可以讨论工匠精神在袁隆平等三位优秀劳动者身上的体现,讨论如何选择角度对这三篇人物通讯进行评论。通过这样的整合,可以使对单元人文主题的理解走向深化,并提升媒介素养。

处理好整体与分项的关系,落实核心学习任务,进行单元整合教学或专题整合教学,是落实任务群学习要求,达成编写意图,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有效途径。教师在组织学习时应按照不同的学习要求,指导学生或详或略,或自主或合作,或梳理或探究,做好每一个文本的解读。但不应只是将课文以单篇讲读来处理,更不应仅把“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作为过程性练习或课后作业来处理。就任务群学习的特点和教材编写意图而言,每个文本的学习都是单元整体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解读某个文本,只是完成这一课及这个单元的系统任务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唯一目的。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