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课文解说【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教师用书】

记叙抒情 高考真题 教材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 教师用书 DOCX   13页   下载0   2023-09-13   浏览593   收藏0   点赞0   评分-   12243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课文解说【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教师用书】 第1页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课文解说【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教师用书】 第2页
剩余11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 下册 第 三 单元 《 兰亭集序 》《 归去来兮辞 ( 并序 )》 课文解说 兰亭集序 东晋永和九年(353)的上已节(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 支遁等 41人,集会于会 稽 山阴的兰亭,在水边游赏。他们一起流觞饮酒,感兴赋诗,畅叙幽情。事后,将诗作结集成册,由王羲之写成此序。此外,孙绰作有《三月三日兰亭诗序》,一般被认为是这部诗集的“后序”(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另一次聚会的诗序),与《兰亭集序》可相呼应。 从书法角度来看,《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史上的至宝,虽然真迹已经隐没,但历代摹本亦足以令人叹赏不已。从文章角度来看,《兰亭集序》“文翰之美,自兹以还,亦未见的然有以过之者”(文徵明《重修兰亭记》),堪称千古名文。 这是一篇序文,其基本作用是“序典籍之所以作”(王应麟《辞学指南》卷四),对所序的文章或著作的缘起、内容、主旨等加以介绍或引申,有时也做些评价。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将其分为两类,“一曰议论,二曰叙事”,其实这两者并非截然不同,只是具体到每篇文章时会各有侧重罢了,而且很多著名的序文除了议论、叙事外还有抒情的成分。例如,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文天 祥 《指南录后序》,将对身世经历的记叙与情感的抒发融于一体。又如,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将记叙、议论、抒情结合起来,既概括史实,又论说历史教训,还抒发对后唐庄宗亡国丧身的感慨。除了为文章、著作所写的序,还有如《送孟东野序》《送薛存义之任序》《送东阳马生序》的赠序,所谓“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荀子·大略》),内容多为述交游、道惜别、致愿望,有时也谆谆教诲,以求有益于对方。 至于《兰亭集序》《滕王阁序》这样的序,有学者 认为应别立 一类,“它们多用以记宴饮盛会,其来源也与临 觞 赋诗,为诗作序有关,但它主要在写盛会的场面和宴饮之乐,既 不 专为诗而作,也与赠序性质不同,我们可以称之为序记”(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 当然也有学者有别的看法:“非止序 禊 事也,序诗意也。修短死生,皆一时诗意所感,故其言如此。笔情绝俗,高出选体。”(浦起龙《古文眉诠》卷四十二)对《兰亭集序》的教学来说,重要的不在于增加一个新的概念,或辨析文中的感叹究竟主要是来自山水自然还是集中的诗作,而在于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了解“序”这一文体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本文记叙的是东晋时期名士们的一次大集会,表达了他们相通的思想、情感。文章融叙事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课文解说【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教师用书】
滋兰九畹,树蕙百亩。
个人认证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