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03孔老师的一堂常态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细说诗文-北京四中语文课】OCR识别文字可复制粘贴.pdf

教学研究 备课资料 《北京四中语文课》 北京四中语文课 细说诗文 PDF   12页   下载408   2025-07-09   浏览68   收藏759   点赞2673   评分-   7243字   28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03孔老师的一堂常态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细说诗文-北京四中语文课】OCR识别文字可复制粘贴.pdf 第1页
03孔老师的一堂常态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细说诗文-北京四中语文课】OCR识别文字可复制粘贴.pdf 第2页
剩余10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 《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 、 、 、 024一飞ID 北京四中语文课 ‘了穷分分铭;、、 导读: 《论语》释名 《论语》是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籍,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 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可见,“论语”的“论”指论纂, 闻于夫子之语”编辑起来的书籍。 《论语》属于语录体作品,多数章节只有一问一答,字数很少。而今天我 们要学习的课文《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却是一个特例,有三百多字。 这在《论语》中称得上鸿篇巨制了。本课叙事简洁而完备、生动而含蓄,寥寥数语, 人物情态与性格毕现。 ,去,分云傲;、.、 “语”指语言。所谓“论语” ,就是把“接 重点解读:孔老师的一堂常态课 SS 本课的脉络可以这样概括: 四答, 一 点评。 M伐‘忍多己产夕 第3课 孔老师的一堂常态课 五一025 . 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 开篇介绍人物和事件。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四位学生: 人物 姓 名 字 小孔子几岁 子路 仲 由 子路 9岁 曾哲 曾 点 子誓 20多岁 冉有 冉 求 子有 29岁 公西华 公西 赤 子华 42岁 结合课文与上面的表格,能看出两个问题。 第一,尊卑有序。朱熹《四书章句集注》里所谓的“四子侍坐,以齿为序” 一、一2 、,洲~、一产、~产、了‘’、‘.了、“尸、~尸、.2 "“、一尸口、“沪、子 意思就是学生名字排列与回答问题先后是以年龄为顺序的。当然,由于曾哲在 一旁鼓瑟,本应第二个回答问题的他最后才出场。古人特别注重尊卑先后,说 话做事都是长者先行,不乱规矩,这就叫“尊卑有序” 。 第二, “名 " “字”有别。在古代,称呼自己要称名,孔子就自称“丘” 以示谦虚,称呼别人要称“字”以示尊重。但孔子在称呼弟子时却直呼其名, 如“求,尔何如” ,这又是为什么?——长者可以直呼晚辈之名。如果表示对 晚辈的尊重,也可以称“字” ,甚至长者可以在晚辈“字”的后面加“兄”字。 “侍坐”,指陪着老师坐着。古代老师们讲课都是坐着,在老师允许的情 况下,弟子可以陪坐。当然,学生此时要诚惶诚恐,正襟危坐。这和现在恰好相反。 如今老师们站着,学生坐着;更有甚者,学生坐姿极差,东倒西歪,实不应该。 坐下后,孔老师开始提问。 026 泣兰 北京四中语文课 子日: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日: ‘不吾知 ' ・ ・ ・ . . . .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03孔老师的一堂常态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细说诗文-北京四中语文课】OCR识别文字可复制粘贴.pdf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