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赏析【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一单元资料链接】

论述类 现代文综合 教师用书 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 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必修下册教师用书 DOCX   6页   下载0   2023-06-24   浏览177   收藏0   点赞0   评分-   4650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赏析【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一单元资料链接】 第1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赏析【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一单元资料链接】 第2页
剩余4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内容源自【 教师教学用书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赏析 【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资料链接 】 齐治平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首开私家讲学之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造就了一大批有为有守的人才。他们的言行主要记载于《论语》一书中。班固《汉书·艺文志》说: “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 纂 ,故谓之《论语》。”这部书以记言为主,为后来宋、明理学家“语录”体之祖,历来被奉为儒家的经典。 今传《论语》共二十篇,每篇又分为若干章。前十篇为上《论》,后十篇为下《论》,两者间的差别相当大。上《论》言简意赅,极为精练;下《论》每章较长,却显得有些驳杂。但从文学角度来看,则下《论》的叙述较为具体生动,有些章节对人物的神情语气还有所渲染,结构层次也井然有序,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就是如此。 这章写孔子和四个学生的问答,启发他们各言己志。据清人林春溥考证,认为此事当在鲁哀公十一年 孔子返鲁之后 。 孔子返鲁时年 七十岁,子路 ( 姓仲名由 ) 六十岁,冉有 ( 名求 ) 四十岁,公西华 ( 名 赤 ) 二十七岁,曾皙 ( 名点 ) 年无考,似与孔子相近。 ( 一般则以为此章按年龄排列顺序,曾皙小于子路。 ) “古者大夫七十而致仕,是时鲁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 仕 ,而汲汲济时之心,不能不望于吾党。” ( 《开卷偶得》卷六 ) 这是四子言志的时间及背景。这虽只是推测,但颇合乎当日情事,足供参考。 这章因句读、解释不同,历来颇多 歧 解,如开头几句: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 不 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这是以“乎尔”连读,意思是:“我虽年少长于汝,然汝勿以我长而难言。” ( 朱熹《论语集注》 ) 另一种读法是在 “乎”字处断句 , 武亿《经读考异》 说:“考此‘乎’字宜断为句,‘尔’字属下连读。当时师弟情事,皆以‘吾’与‘尔’为词;又‘乎’字为句,此正 诱 之尽言,神理如见。何氏《集解》,孔曰:‘言我问汝,汝毋以我长故难对。’玩注‘汝毋以我长’句,明是‘尔’字属下读。”近人 黄侃手批 白文《十三经》即如此断句。这种读法是根据注疏来的。 以上两种读法,看来差别不大,只是“尔”字属上句或下句的问题。但“尔毋吾以也”,由于有“尔” 作主 语,这句话不可能作别的解释,只能认为是孔子的谦辞,意为 “ 汝毋以我长故难对 ( 或“而难言” ) ;而“乎尔”连读,则“毋吾以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赏析【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一单元资料链接】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