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

关于单元研习任务【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教师用书】

记叙抒情 高考真题 教材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 教师用书 DOCX   11页   下载0   2023-09-13   浏览206   收藏0   点赞0   评分-   10122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关于单元研习任务【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教师用书】 第1页
关于单元研习任务【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教师用书】 第2页
剩余9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 下册 第 三 单元 关于单元研习任务 一 、 古人云:“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孝。”(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九)虽然说得有点夸张,却点出了这篇文章所承载的文化观念——孝。本单元的六篇文章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从不同方面体现出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有的是公认的准则,有的是共同的价值观,有的是深刻的哲思,有的是可贵的精神。小组讨论,探究这些文化观念在当今社会的价值。 “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文心雕龙·原道》),“文所以载道也”(周敦颐《通书·文辞》),“夫君子之儒,必有其道,有其道必有其文。道不及文则德胜,文不及道则气衰”(柳冕《答荆南裴尚书论文书》)。这是古人关于文 道关系 的论述,当然,这里所说的 道主要 是指儒家之道。在今天的教学中,我们要重点理解的则应是优秀文言作品中体现出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哲理思考等。研习任务 一 的设计正是基于上述的考虑。 本单元的六篇选文在“道”方面均有值得认真思考、探究之处。 《陈情表》标举孝道,情真意切。李密对祖母的孝心是真诚的,孝行是实际的。“孝”是中国人特别重视的行为准则,同时也成为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价值标准,一句“不孝”的评价,即使在今天也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难以承受的。《项脊轩志》则以表现对亲人的深厚感情为主。所谓“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中国文化在社会生活方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家庭本位,重视家人之间的密切关系,讲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孝”只是其中最有代表性、带有较强强制性的人伦要求罢了。在上述两篇文章中,无论是李密自陈“既无伯叔,终鲜兄弟”“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 僮 ” ,还是归有光念念不忘“项脊”轩名,感叹“诸父异 爨 ”,都能看到对家庭、家族的重视。可以说,这两篇文章体现的主要是伦理性、社会性的“道”。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则体现了中国古人对生命的沉思,是哲理性的“道”。随着“人的觉醒”和“文学的觉醒”,对人生命本身的思考在魏晋时期达到了 一个高峰,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的,魏晋时期“是强烈、矛盾、热情、浓于生命色彩的一个时代”(《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兰亭集序》直面人生苦短、终有尽时这个令人无比痛苦的事实,对及时行乐、聊以忘忧和等同生死、齐一寿 夭 都表示了否定。《归去来兮辞并序》在远离尘俗和喜归自然的对比中,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真正价值的觉解,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关于单元研习任务【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教师用书】
滋兰九畹,树蕙百亩。
个人认证 查看用户
该文档于 上传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