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教科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
单元教学设计举例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教学设计
1.
辨析言语活动中
“
逻辑
”
一词的含义
示例:下列话语中的“逻辑”是指什么?
生物界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逻辑。
(
指规律、事理。
)
我很难相信平行宇宙那一套逻辑。
(
指道理、理论。
)
他说的这番话完全不合逻辑。
(
指思维的规律。
)
福尔摩斯精通逻辑。
(
指推理和论证的本领。
)
逻辑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大家都要学一点。(指研究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研究推理和论证的科学——逻辑学。)
明确在本单元中要学的逻辑是指思维的规律和推理、论证的本领。
2.
介绍逻辑的基本规律
可以让学生自读教材相关内容,再说
说
自己的理解;也可以由一两个故事引出逻辑的基本规律。示例:
女孩对男孩说:“我说一句关于你的话,如果对了,你告诉我这道题的答案,可以吗?”男孩答应了,并心想:反正不管她说什么,我都说是错的。但是女孩说完这句话后,男孩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拒绝的方法,只好告诉了女孩题的答案。
能猜到女孩说了什么,并从逻辑上分析原因吗?女孩的话很简单:你不会把答案告诉我。为什么男孩听到这话就只好把答案告诉女孩呢?试着推理一下:男孩要么说出答案,要么不说。如果不说,则女孩说的就是事实,那么按约定,男孩就得说出答案。也就是不说出答案会导致矛盾。那么男孩说出答案会不会推出矛盾呢?不会。说与不说必居其一,而不说会导致矛盾,男孩就只有说出答案了。
要么说出答案,要么不说,二者必居其一,这其实是逻辑的基本规律——排中律。男孩如果不说答案,那就必须说答案,这是逻辑最不能容忍的一类现象——矛盾;任何一种观点都不能和自身的否定并存,这是逻辑的另一条基本规律——
不
矛盾律。看来男孩也是敬畏逻辑和信守承诺的。相信他给出的答案一定就是女孩所要的那道题的答案,这体现逻辑的另一条规律——同一律。男孩最终告知答案的决定,是建立在双方约定的规则以及女孩说出的话的基础之上,并经由严格的推理得出的。前提为真,推理合乎逻辑,这是逻辑的第四条规律——理由充足律。
3.
运用逻辑的基本规律
(
1
)
完成任务1
本任务
有两个点可作探究。
探究
一
:研讨同一律、
不
矛盾律、排中律的相通之处。
让学生探讨:如果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
这三律的
共同特征,该怎么概括?
解析:同一律、
不
矛盾律、排中律,三者的共同本质是“一致”。同一个思想过程或言语过程中重要的话题、立场、
单元教学设计举例:“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教学设计【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教师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