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沐中华文明之光,讲中华文化故事-第3课时:《烛之武退秦师》课件33页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烛之武退秦师 子路 曾晳 冉有 公西华侍坐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 联读 课件 PPT 统编版 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PPTX   34页   下载0   2023-11-02   浏览206   收藏0   点赞0   评分-   3906字   12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沐中华文明之光,讲中华文化故事-第3课时:《烛之武退秦师》课件33页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1页
沐中华文明之光,讲中华文化故事-第3课时:《烛之武退秦师》课件33页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2页
剩余32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目录活动一:文本背景活动二:文意梳理活动三:文本研读活动四:作业布置 活动一文本背景 《左传》介绍《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著,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作品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春秋内传》、《左氏》。它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历代儒客学子重要研习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传--注释或解释经书的文字)《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写人简而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古代史书体例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如:《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二十四史”(前四史: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范晔《后汉书》、陈寿《三国志》。 古代史书体例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袁枢。如:袁枢《通鉴纪事本末》。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朝代史实的史书。如:《史记》。断代史:只记述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二十四史”中除《史记》外均属此体。 文章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鲁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文章背景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晋文公的姐姐是秦穆公的夫人,且晋文公是在秦穆公的帮助下才返回晋国为君的;更重要的是,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文意梳理活动二 释题烛之武退秦师“烛”是氏,即氏族的名称。“武”是名。“之”为介于地方、名之间的语气助词,无实意,但表明烛之武并非郑国人。使动用法,使……撤退。军队。秦师:秦国军队。 烛之武其人烛之武,明代文学家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中说他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yǔ)正”(养马
沐中华文明之光,讲中华文化故事-第3课时:《烛之武退秦师》课件33页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