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古诗词诵读2导学案 - 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教学设计 教案 同步学案 单元讲解 导学案 单元复习 作业 答案 详解 DOCX   6页   下载643   2024-05-06   浏览325   收藏767   点赞1899   评分-   5209字   18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古诗词诵读2导学案 - 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1页
古诗词诵读2导学案 - 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2页
剩余4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品百味 生命,悟人生哲思 吟咏诗歌,感受诗情 《古诗词诵读》 同步学案 核心目标 1.分析诗歌的情感内核,把握情感变化。 2.结合背景,理解其情感产生的缘由。 3.鉴赏诗歌传达情感的手法和艺术特色。 4.深刻体会,撰写小短文。 课时安排 本课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堂导入 “ 诗以言志,词以传情。 ” 古诗词浸润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古诗词,我们可以触摸古人的灵魂,体会其百味人生,品悟蕴含在诗词中的人生哲理,感受中国古人表情达意的方式。用岁月流传下来的真情温暖我们的生命,用时间沉淀下来的哲思关照我们的灿烂人生。 任务活动 任务活动 一 品读《无衣》 【情境设计】《无衣》是《诗经》中为数不多反映战争的诗的典范。这是一首激昂慷慨的战歌,全诗风格矫健爽朗,运用了重章疊唱的形式,表现了秦地士兵慷慨赴敌、同仇敌忾的豪情,也表现了战士之间深厚的情谊。质朴诗句中蕴含着真挚的情感。 1. 这首《无衣》出自《诗经·秦风》。朱熹说: “ 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 ” 全班 齐读诗歌 ,反复朗诵,并体会朱熹的话透露了《无衣》中军民的哪些精神特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歌共分三个章节,每个章节字数相同,内容相似,我们在诵读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把握每个章节的不同特点和情感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背景 《无衣》选自十五《国风》中的秦风,属于秦国民歌。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奢侈淫逸,朝政腐败黑暗,统治集团内讧,造成国弱兵残。周幽王岳父申侯趁机勾结西戎犬 戎 攻入国都,幽王死, 周域大半 沦落,于是平王举室东迁。勇武善战的秦地人民,眼看沦陷的国土将要遭到敌人的蹂躏,便纷纷响应秦襄王兴师御敌的号召,保家卫国,参军参战,一鼓作气击退了侵扰的贼兵。《无衣》便是在此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是一首秦国人民慷慨从军、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歌谣。本诗标题“无衣”的意思是说当时军情紧急,征衣一时难以齐备。 任务活动二 品读《春江花月夜》 【情境设计】
5000古诗词诵读2导学案 - 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