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古诗词诵读3教学课件 - 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教学设计 教案 同步学案 单元讲解 导学案 单元复习 作业 答案 详解 PPTX   29页   下载791   2024-05-06   浏览340   收藏720   点赞2592   评分-   3326字   24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古诗词诵读3教学课件 - 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1页
古诗词诵读3教学课件 - 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2页
剩余27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古诗词诵读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素养目标1.分析诗歌的情感内核,把握情感变化。2.结合背景,理解其情感产生的缘由。3.鉴赏诗歌传达情感的手法和艺术特色。4.深刻体会,撰写小短文。 品读《无衣》任务活动一 品读《无衣》诵读品诗情 品读《无衣》1.这首《无衣》出自《诗经秦风》。朱熹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全班齐读诗歌,反复朗诵,并体会朱熹的话透露了《无衣》中军民的哪些精神特质。勇敢无畏、舍生忘死的品格坚韧不拔、顽强进取、果敢勇猛的气质不怕困难、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 品读《无衣》2.诗歌共分三个章节,每个章节字数相同,内容相似,我们在诵读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把握每个章节的不同特点和情感变化?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首章结句“与子同仇”,同仇敌忾。二章结句“与子偕作”,共同行动。三章结句“与子偕行”,奔赴前线。情绪的递进 品读《无衣》写作背景 《无衣》选自十五《国风》中的秦风,属于秦国民歌。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奢侈淫逸,朝政腐败黑暗,统治集团内讧,造成国弱兵残。周幽王岳父申侯趁机勾结西戎犬戎攻入国都,幽王死,周域大半沦落,于是平王举室东迁。勇武善战的秦地人民,眼看沦陷的国土将要遭到敌人的蹂躏,便纷纷响应秦襄王兴师御敌的号召,保家卫国,参军参战,一鼓作气击退了侵扰的贼兵。《无衣》便是在此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是一首秦国人民慷慨从军、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歌谣。本诗标题“无衣”的意思是说当时军情紧急,征衣一时难以齐备。 品读《春江花月夜 》任务活动二 品读《春江花月夜》诵读诗情此处播放视频名称:5000教学课件配套视频1康辉诵读《春江花月夜》大小:56M时长:3分56秒视频下载地址:https://gofile.me/7eQaM/16biuviWD 品读《春江花月夜》1.“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观察以上句子,其特点是都由多个丰富的意象组成富有特色的画面,可以称之为“意象群”。本诗“春江花月夜”也是一个意象群,这个意象群,极其简明,又极其丰富,五个字,分别代表“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读一读带有这些意象的句子,并分析这些意象之间的关系。“月”贯穿了全篇,是整首诗的核心意象,不仅全诗中带有“月”意象的句子最多,甚至很多诗句,虽未带月,实则写月。“春”“江”“花”“夜”四个意象皆因 “月”而生。春来潮涌,江海潮汇,月随潮生,借花写月色空明,借夜写明月行空,一切皆是月的陪衬,均是共捧这轮明
5000古诗词诵读3教学课件 - 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