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

古诗词诵读1教学设计 - 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教学设计 教案 同步学案 单元讲解 导学案 单元复习 作业 答案 详解 DOCX   7页   下载277   2024-05-06   浏览313   收藏649   点赞5595   评分-   5825字   18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古诗词诵读1教学设计 - 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1页
古诗词诵读1教学设计 - 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2页
剩余5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品百味 生命,悟人生哲思 吟咏诗歌,感受诗情 《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 核心目标 1.分析诗歌的情感内核,把握情感变化。 2.结合背景,理解其情感产生的缘由。 3.鉴赏诗歌传达情感的手法和艺术特色。 4.深刻体会,撰写小短文。 课时安排 本课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堂导入 “ 诗以言志,词以传情。 ” 古诗词浸润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古诗词,我们可以触摸古人的灵魂,体会其百味人生,品悟蕴含在诗词中的人生哲理,感受中国古人表情达意的方式。用岁月流传下来的真情温暖我们的生命,用时间沉淀下来的哲思关照我们的灿烂人生。 任务活动 任务活动 一 品读《无衣》 【情境设计】《无衣》是《诗经》中为数不多反映战争的诗的典范。这是一首激昂慷慨的战歌,全诗风格矫健爽朗,运用了重章疊唱的形式,表现了秦地士兵慷慨赴敌、同仇敌忾的豪情,也表现了战士之间深厚的情谊。质朴诗句中蕴含着真挚的情感。 1. 这首《无衣》出自《诗经·秦风》。朱熹说: “ 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 ” 全班 齐读诗歌 ,反复朗诵,并体会朱熹的话透露了《无衣》中军民的哪些精神特质。 参考: 这首诗出自秦风,带有秦地的风俗与秦地人的特殊风格。秦地地处我国的西北,同时也临靠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长期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剽悍的少数民族的斗争中,秦地人培养出了勇敢无畏、舍生忘死的品格,形成了 坚韧不拔 、顽强进取、果敢勇猛、粗犷悍厉的 气质和不怕困难、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诗歌采用 重章叠唱 的形式,整齐划一,内容上互相协作,可以感受到秦人勇于接受挑战的英勇无畏精神、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战士之间的深情厚谊。 2. 诗歌共分三个章节,每个章节字数相同,内容相似,我们在诵读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把握每个章节的不同特点和情感变化? 参考: 诗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但结构相同并不意味着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如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说的是“我们"共同对付敌人。 二章结句 “与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偕作” 指共同 行动。 三章结句 “与子偕行”,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随着诵读语音语调的变化,情绪的递进,感受《无衣》中将士们慷慨赴敌、同仇敌忾的豪情,体会战士们深厚的情谊,体会质朴诗句中蕴含的真挚情感。 写作背景 《无衣》选自十五《国风》中的秦风,属于秦国民歌。公元前7
5000古诗词诵读1教学设计 - 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QQ
企业微信
扫一扫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