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本色语言,解窦娥形象
——《窦娥冤》导学案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相关知识;品味“
本色化”戏剧语言
。
2.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故事情节并分析窦娥的形象,理解窦娥悲剧的社会意义。
3.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窦娥身上的人性美;鉴赏品味,领略戏剧语言艺术。
4.文化传承与理解:认识恶劣社会秩序对人性的摧残,培养学生向善的心灵。
学习重
难点
学习重
难点
1.学习重点:把握故事情节并分析窦娥的形象;品味“本色化”戏剧语言;
2.学习难点:品味“本色化戏剧语言”。
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析矛盾
冲突
解窦娥形象
课前学习任务
一
:
自主完成以下任务,课上分享:
1.查阅书籍、网络等资料,了解元杂剧、关汉卿、《窦娥冤》文化常识;
2.深入阅读文本,结合课下注释①的全剧剧情简介,分析该折戏中存在哪些矛盾冲突。
课中学习任务
一
解读连环画,梳理杂剧情节
结合注释①和《窦娥冤》第三折,给下列连环画取小标题。
课中学习任务二
寻戏剧冲突,聚焦曲词矛盾
课中学习任务三 改窦娥结局,明确悲剧命运
建国后周总理看了《窦娥冤》后说,“观众看到窦娥死了,太压抑了,能不能让窦娥不死?”你能为窦娥改写一个结局吗?请试一试。
课后作业(二选一)
①假如给窦娥一个临刑前申辩的机会,她会对现场的官吏百姓说什么?请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一篇一段话,展示窦娥的内心世界。
②以临刑前窦娥的口吻,写一封给父亲的信。
第二课时:识“本色”之妙
赏“当行”之美
课中学习任务
一
看连环画,察曲词之异
对比连环画“二月飞雪”脚本与曲词【二煞】,寻找其二者语言上的区别。
【二煞】你道是暑气
暄
,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
绵
,
免着
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
阡
!
连环画脚本
窦娥说:战国时邹衍遭诬陷,五月天降严霜。我窦娥
的冤比邹衍
大,老天啊,六月飞大雪。
课中学习任务二 对读散曲,识“本色”之妙
关汉卿是元代戏剧大师。他的戏剧语言除了以上那些一般戏曲语言的共性之外,还有他自己的特色。下面,我们以【叨叨令】曲词为例,一起来探究。阅读散曲【叨叨令】完成如下任务。
1. 这首【叨叨令】与课本上的句式竟然完全不一样。课本上的句式长短不齐。同学们能删减课文中的唱词,把它改成和上面无名氏的一样吗?
散曲·叨叨令
黄尘万古长安路,
折碑三尺
邙山墓;西风一叶乌江渡,夕阳十
2041《窦娥冤》2导学案 - 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