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一单元
学案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学案(一)
学习目标
1
.
思维发展与提升
:
了解时政评论类文体立足时代、理念前瞻、见解深刻、富含思辨的特点
,
学习议论文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2
.
语言建构与运用
:
学习本文极具思辨性和善于运用经典文献与典型事例进行论证的特点。
3
.
文化传承与理解
:
理解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的深刻内涵及其重大现实意义。
自主预习
1
.
任务
一
:
本篇文章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
,
需要大家搜集材料丰富自己的认识。请同学们查找资料
,
为这篇文章补充历史背景
,
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关键词
相关内容及简介
例
:
胡福明
1935
年
7
月生
,
江苏无锡人。
1955
年
9
月就读于北京大学新闻专业
,
翌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学习
,
1962
年毕业后
,
到南京大学政治系
(
后更名哲学系
)
任教。曾任系党总支副书记、副系主任、副教授、教授。
1982
年
11
月调到江苏省委工作
,
历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省委党委、省委党校校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1978
年
5
月
11
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主要作者。
2001
年退休。
课堂探究
2
.
任务二:
精读课文
,
深入分析
,
回答下列问题。
①
如何理解第
3
段中
“
正是实践
,
也只有实践
,
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
”
这句话
?
②
如何理解第
10
段中
“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之所以有力量
,
正是由于它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客观真理
,
正是由于它高度概括了实践经验
,
使之上升为理论
,
并用来指导实践
”
这句话
?
③
第
17
段开头部分为什么说
“
我们不仅承认实践是真理的标准
,
而且要从发展的观点看待实践的标准。
”
?
④
如何理解第
17
段中列宁所说的
“
不确定
”
和
“
确定
”
?
3
.
任务三:
通读文本
,
总结分析
,
回答下列问题。
①
根据文章内容
,
可将文章分为五个部分
,
试概括每个部分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②
结合历史背景以及文章内涵
,
分析这篇文章的历史意义。
4
.
任务四:
本文的文体是
“
社论
”
,
请总结
社论文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核心素养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
1
~
3
题。
革命导师们
①
,
而且亲自做出了用实践去检验一切理论包括自己所提出的理论的光辉榜样。
对待著名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所共同创造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文献《共产党宣言》的态度
,
就是一个事例当中的许多生动的例子。
1848
年《宣言》发表后
,
在
45
年中
马克
选择性必修中册学案.第3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