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试题分析
2
020
~
2022
【
全国
卷】
一
、
(
2022
全国甲卷)
语言文字运用
(
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Ⅰ
(本题共
3
小题
,
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
~
19
题。
能否将珍贵的文物置于掌中观赏品味
?
能否步入千年墓穴
一
探究竟
?
能否与未曾展出的国宝亲密接触
?
……
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
①_
_______
的变化。有了科技的助力,这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
②_
_______
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
。
“
博
物馆
+
高科技
”
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
“
活
”
在了今人面前,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让他们可以去那些原本
“
去不了
”
的地方,看那些本来
“
看不
到
”
的事物。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
3.0
》的高科技互动展演艺术,用现代超高
清数字
技术完美融合古代绘画艺术
。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
汴
河之上
,
观两岸
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确有一种
③_
_______
的情趣。在
2016
年的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
“
回到
”
妇
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
6
层、深达
7.5
米的妇好墓葬
④_
_______
。此外还有一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距离、
全角度
观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
“
托在
手上
”
,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
【试题立意】试题选择一段博物馆运用高科技手段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的说明性文字作为设题情境,旨在引导学生了解高科技手段给文物观赏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17
.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4
分)
【关键能力】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空,由
“
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
……
的变化
”
“
有
了科技的助力
……
都已成为现实
”
可知,此处是说博物馆发生的巨大变化,修饰
“
变化
”
,且要体现
“
变
化巨大
”
,
由此可以想到
“
天
翻地覆
”
。
“
天翻地覆
”
,形容变化极大。
第②空,结合
“
这
些往日因时空限制
而
……
的事情
”
可知,此处是说因时空限制而远到无法触及,由此可以想到
“
不可企及
”
。
“
不
可企及
”
,没
有希望达到,形容远远赶不上。
第③空,结合
“
观
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
汴
河之上
2020~2022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详细分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