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要有针对性
——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写作任务
◎
郑可菜
(温州中学,浙江温州
325014)
摘要:
针对本单元“随文设写”的写作任务,本课
例依据
新课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理念,聚焦单元人文主题“学习之道”和单元课文的写作特点,提供“议论要有针对性”的五大写作策略以进行读写融合的写作教学。
关键词:
议论要有针对性;写作策略
【原题呈现】
《劝学》是两千多年前荀子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师说》是一千多年前韩愈对“耻学于师”的批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今天在学习中又遇到了新的难题。针对当下学习中的某些问题,以《“劝学”新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教学指引】
本单元
“
随文设写
”
的写作任务,结合了单元的人文主题
“
学习之道
”
和新课标
“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
任务群,体现出统编教材读写活动高度融合的写作教学理念。
本课例的教学内容设计基于新课标
“
学习任务群
”
,紧扣《师说》《劝学》阐述的观点及本单元其他课文的论证方法和论证逻辑,引导学生借鉴单元选文的
“
针对性
”
写法进行写作实践。课堂以
“
读写结合
”“
以读促写
”
的方式展开,围绕《劝学
“
新说
”
》,聚焦
“
议论要有针对性
”
这一教学内容,设计了三个活动:一是探讨
“
议论要有针对性
”
的内涵要义;二是结合文题研讨、确定
“
议论要有针对性
”
的五大写作策略,从
“
现象
”“
对象
”“
读者
”“‘
理
’
的内容
”“‘
说
’
的话题
”
五个方面逐一进行深入研讨,为充满判断、推理等抽象的内容与复杂的思维过程提供操作层面的策略方法;三是开展基于评价量表的过程性写作实践,设计出导向性明确的评价量表,对学生
“
议论要有针对性
”
的能力点进行多元、真实和可操作的评估,以保证学习任务的有效达成。
【课例聚焦】
一、探讨“议论要有针对性”的内涵要义
师: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议论文写作的一个要点
——“
议论要有针对性
”
。请大家阅读课本
103
~
104
页的知识短文,用自己的话概括什么是
“
议论要有针对性
”
。
生:
议论要就典型的社会现象或者某一个现实的问题展开思考。
生:
还可以讨论某些有争议的问题。
生:
短文还提到考虑
“
读者对象
”
,也体现出针对性。
师:
“
议论要有针对性
”
的学习非常有必要,因为我们初学者所写的
“
典型
”
的议论文大多是以举例为主的
“
举证文
”
或言之无物的
“
空泛文
”
。
师:
增强议论文的现实针对性,不能
“
就题写文
”
,而要审视命题所关涉的社会问题,其本质是要求同学们写文章
时要彰显
A06议论要有针对性——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写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