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书报告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任务
◎
李哲峰王欣
(邯郸市第一中学,河北邯郸
056006)
摘要:
“自然科学论著研习”作为“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学习任务群的一部分,在培养科学精神、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且读书报告也是高中生必备的实用性交流方式。然而,现状是高中师生对自然科学论著、科技论文兴趣不足,教法与学法阙如,对于读书报告认识模糊、支架缺位。基于此,我们亟待在“自然科学论著研读”读书报告方面,开发系列相关的写作支架,提供具有实操性的动态指导。
关键词:
自然科学;读书报告;写作支架;动态指导
【原题呈现】
在相关学科教师的帮助下,选择与你的研习课题有关的一本自然科学著作或者一篇科技论文,认真读完,然后撰写一份读书报告。写作时要尽可能运用本单元学习所学到的方法。
【教学指引】
当前高中作文教学深陷困境:一方面,新课
标依据
时代需求对写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不仅包括思辨性表达、实用性交流,还提出
“
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
”
尝试创作文学作品,以及
“
借鉴专业学术论文的形式写成学术性小论文
”
;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语文
“
半壁江山
”
的作文畏难情绪有增无减,他们所具备的作文对策有效性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写作素养,不足以完成新课
标提出
的相关要求。造成如此窘境的因素很多,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当前作文教学内容空洞单薄,教师不能为学生提供足够且有效的技术支持有关。
有效的作文教学要着眼于寻找打开作文暗箱的钥匙,让学生从教学中得到写作的支撑,同时还能获得动态指导。对于读书报告而言,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读书报告、写读书报告的意义何在、什么样的读书报告是我们的终极追求、如何写成这样的读书报告。实现以上目标固然可以通过教师直接讲授来完成,然而教师自己探索抑或借鉴他人的方法并非
基于学情,且
不
经学生主动、深入参与而得到的知识往往也很难被真正吸收。支架不应是教师提供的而应是师生一同研发的,不应是陈述性的静态知识而应是策略性、程序性的动态知识。因此,我们要努力设置真实的、有代入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进来,师生共同达成以上四个目标。
【课例聚焦】
一、交流经验,确定任务
师:
同学们喜欢读自然科学著作或者科技论文吗?生(七嘴八舌):喜欢,不喜欢
……
师:
看来大多数同学都不太喜欢啊!
生:
老师,我觉得语文老师也不太喜欢!
(生笑。)
师:
何以见得?
生:
我所经历的语文老师聊文学的多,谈科技的少。遇到
E04写读书报告——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