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新诗
——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写作任务
●宋士广
(上海市大同中学,上海
200011)
摘要:
以新诗写作指导为教学重点,从“捕捉灵感”“锤炼字词”“建构意象”三方面展开教学,循序渐进,引导
学生初
窥新诗写作的特点。选取大量新诗作品,既有名家名作,也有学生习作,特点鲜明,贴近学生,容易理解和迁移,将指导落在细处实处。
关键词:
新诗写作;写作教学;灵感;炼字;意象
【原题呈现】
青春之美,在人的一生中是弥足珍贵的。结合本单元诗作和能够引发你思考的其他作品,发挥想象写一首诗,抒写你的青春岁月,给未来留下宝贵的记忆。注意借鉴本单元诗歌在意象选择、语言锤炼等方面的手法,使诗作多一些“诗味”。汇总所有同学的诗作,全班合作编辑一本诗集作为青春的纪念。
【教学指引】
关于新诗创作,存在两种错误的观念:一种认为很容易,一句话拦腰
“
打
”
成三截就是诗;另一种觉得很难,写诗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不是随便可以写的。这两种貌似相反的观念,其共同的特点就是不了解新诗。针对这种情况,需要让学生先了解新诗。
如果指导之后学生当下就能写诗,看起来效果很棒;但须知,诗歌创作特别注重自由自然的状态,如果变成一种急就章,写出来也极可能缺乏诗意。曹子建
“
七步成诗
”
成为佳话,但事关生死,那种经历也是很残酷的。
出于以上考虑,本节课注重指导学生了解诗歌,而将写诗的任务留作课后作业来完成。在课上,既有
“
务虚
”
的部分,也有
“
务实
”
的部分。创作灵感看起来是虚的,但如何捕捉还是有一定方法路径可循的。尽管有人把诗人的创作过程比作
“
黑洞
”
,很难清楚呈现,但灵感的产生更关键。没有灵感,何来诗歌?具体到诗歌的指导,主要是锤炼字词和建构意象,紧紧围绕具体而典型的诗句来分析,充实而扼要。
另外,本节课选取了往届学生的习作范文,将其原稿和修改稿进行比较,一来可以贴近学生,增强他们的认同感,缓解他们的畏难情绪;二来也可以激励他们,要勇于创作,试与学长比高下。
【课例聚焦】
一、导入
师:
少年情怀总是诗,少年的思想情感都具有诗情诗意。这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呀!请问在座的诸位,你们谁写过诗吗?写过的请举手。
师:
看,我们班四十二位同学,只有两位同学写过诗,真是太少了。今天老师再送你们一句话,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说的:
“
诗酒趁年华。
”
(板书“诗酒趁年华”。)
师:
注意这个
“
趁
”
字,趁着年华,不然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学写新诗,不枉我们年轻一
A01学写新诗——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写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