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立其诚(基础案)
学习活动一:探究 “立其诚”的内涵1.概念界定修辞:立其诚:
2.小组合作交流,完善表格。含义表现原因1名实一致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显示本质,感动人心2言行一致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一致检验真理的标准3表里一致说与想一致表达真实的思想
学习活动二:把握 “主体性”“客观性”的关系(一)文本认知情境1.辩证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往往表现一定的主体性。追求真理,应追求观察的客观性。
学习活动二:把握 “主体性”“客观性”的关系(一)文本认知情境2.前提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
(二)社会生活情境多国高中学生参加的“文化之旅•魅力中国”游学活动即将结束。中国学生文佳作为小组代表将在活动分享会上发言,为此,他采访了小组的几位成员。欧洲的欧文说,他印象最深的是敦煌。在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中,他看到了多种文化的影子,不禁感叹不同文化的汇聚交融成就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美洲的珍妮说,最让她震撼的是北京故宫。她看到了宏伟的皇家建筑、珍贵的中国文物,还碰巧参观了由几家世界知名博物馆联合推出的“灵感中国”特展,她惊奇地发现,中国元素正成为世界时尚艺术的流行素材和灵感来源。非洲的西塞说,与中国同龄人一起生活是他最好的体验。打篮球,练武术,喝可乐,品中餐……共同的爱好、新奇的感受让大家成了好朋友。请结合材料内容和自己的体验,以文佳的名义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对文化交流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走出森林,走向花园尊敬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很荣幸能作为小组代表在此发言。我是来自中国的学生文佳,我发言的主题是“走出森林,走向花园”。 《牡丹亭》中有戏文“不到园中,怎知春色如许?”文化交流正是一个“步入园中”的过程。 在座的诸位,如今便置身园中。我们小组来自欧洲的欧文对莫高窟印象深刻;梵语系的佛性与汉语系的神性在用色古拙的壁画上达成了微妙的和谐,文化之间的交流使两套本可能相悖的体系在千百年前彼此和解,并最终灿烂地绽放。
而世界文化异彩纷呈,交相辉映,罗马的野心勃勃与希腊的冷静审慎孕育了天真而热烈的巴洛克;温泉关的歌谣被凯尔特人传唱;波斯的蓝在华夏的白瓷釉面上宛转生姿;伊甸园成为人类对乐土的隐喻…… 可以说,我们的文明,就始于文化交流。智人一支越岭翻山,从大陆的最西端来到这片土地上,部族们彼此交换人口与猎物,相互演示取火、狩猎、制衣……我们的燧人氏与我们的嫘祖,都是我们来自不同文化环境的自己。 现如今,世界的连
修辞立其诚(基础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