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自学材料+同步练习
一、古代诗歌分类常识
古代诗歌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今体诗)。
近体诗:唐代人始创的诗体,分为绝句和律诗(包括排律)。绝句分五绝和七绝,律诗分五律和七律;排律在律诗基础上中间加进若干对仗的句子。
古体诗:唐代以前的诗歌都可称为古体诗(唐代以后诗人也可写古体诗),按字数可分为四言诗(《诗经》)、五言诗(《孔雀东南飞》)、七言诗(《琵琶行》)和杂言诗(《蜀道难》)。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属于古体诗。古体诗在句数、字数、押韵、对仗、平仄等等方面没有严格要求。一般来说,乐府旧题和带有“歌”“行”“吟”“引”等的诗歌大都是古体诗。
二、诗歌结构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长诗,本诗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春江潮水连海平”——“汀上白沙看不见”,重点描写春江月色美景。重点意象——夜、月、春江、芳
甸
、花林、流霜、白沙等,勾勒了幽美恬静而又邈远寥廓的春江花月夜之意境。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核心的意象就是孤月。
第二部分:“江天一色无纤尘”——“但见长江送流水”,重点写对宇宙人生的思考感慨。重点意象——江畔、月、人,阐发了对宇宙的思考,对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哲思。这八句,先由前面的描写把意象凝聚到“孤月”,然后引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自然引出下文游子思妇的描写。
第三部分:“白云一片去悠悠”——“落月摇情满江树”,重点写游子思妇的别离相思。重点意象——白云、青枫浦、扁舟子、明月楼、月、妆镜台、帘、
砧
、鸿雁、鱼龙、潭水、江树等,极力渲染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诗歌由景、理、情依次展开,三个部分过渡衔接自然,诗情、画意、哲理融为一体。
三、重点字词
滟滟
随波千万里(形容波光荡漾)
江流宛转绕芳
甸
(
diàn
,田野)
月照花林皆似
霰
(
xiàn
,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
空里
流霜
不觉飞(飞霜,比喻从空中洒落的月光)
汀
上白沙看不见(
t
ī
ng
,水边平地)
人生代代无
穷已
(穷尽,终了)
但
见长江送流水(只)青枫浦上不
胜
愁(能承受,禁得起)谁家今夜
扁
舟子(
pi
ā
n
,小)
可怜
楼上月
裴回
(同“徘徊”)
应照
离人
妆镜台(指守候在家的思妇)
玉户
帘中卷不去(户:门,玉户,用玉装饰的门,也用作门的美称。句意:月光洒在玉门帘上,
欲卷而
去之而不得)
捣衣
砧
上拂还来(
zh
ē
n
,捣衣石)
愿逐
月华流照
君(月华:月光。流照:光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自学材料+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