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好一个故事——记叙文写作进阶统编版 必修下高一年级 语文主讲人:计静晨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习作一】 全文写了三件事: 1.小时候去小朋友家玩,随手摆弄主人家客厅的玩具,被妈妈教训了一顿,从此作客变得有礼貌了。 2.全家聚餐,他只挑拣自己爱吃的海鲜,被奶奶说了一顿,从此明确了餐桌礼仪的重要性。 3.长大后,在家人的教导下与邻居关系和睦,热情助人,被大家称赞为懂规矩、有礼貌的北京青年。
绝对的现实主义便是艺术的破产。——闻一多
“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写好一个故事,我们首先要打破“亲身经历”的局限,跳出个人生活的小圈子,从更广阔的现实生活中取材,运用想象和联想将现实生活与自己的思想情感结合在一起。
【习作二】戏院 胡同口的那家戏院,重建了。 说是重建,大抵上只是新来的掌柜想讨个新气儿,把那本来只有茶馆大小的二层小楼翻了个新。茶渍斑斑的桌椅抛个光,门框和立柱刷上层漆。主顾还是那些主顾,茶水也还是那几道茶水,变的只有这幢小楼,和在戏台上唱戏的人。
老刘在这家戏院里喝了二十多年的茶,也听了二十多年的戏。这家戏院换了几班戏子,除了掌柜,就老刘最清楚。而如今老掌柜也走了,数得出戏班个数的,也就只剩老刘一人了。 老掌柜走之前有条不成文的规矩:来这儿听戏的,买了戏票,茶水随便喝;不买票的,茶水也随便喝。老掌柜刚来那几年,就凭这条规矩,把附近大小戏院全都挤垮了。老掌柜有他自己的生意经。没过多久,人们来这戏院就只跟着这规矩的前半段走了。为啥?戏唱得好,茶水又免费,再不给钱,
高一语文(统编版)-如何讲好一个故事——记叙文写作进阶-2PPT课件